伟德bv国际体育
  • 《凌云报》第九十七期
    发布时间: 2019年12月04日


    《凌云报》第97


    指导老师:洪海松 廖晓波 乐无恙 王岩芳

    编:陈姗姗

    编:谢俊 陈慧慧 

    版面统筹:陈慧慧


    第一版

    走进校友陈景润:圆个人小梦,筑中国大梦

    本报记者   许子宜   刘慧   蔡秋霞

        陈景润是我校科学精神的杰出代表,他与数学融为一体的传奇人生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厦大人。去年年底,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陈景润改革先锋的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称赞他是激励青年勇攀科学高峰的典范。作为数学家,陈景润一生爱国爱校,痴迷数学,深入探索解析数论的许多重要课题。他克服重重困难,在哥德巴赫猜想领域证明了“1+2”,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声誉。这位大神之所以能够获得种种荣誉,离不开日复一日的积累与沉淀。他把一件喜欢的事当成梦想,投入一生的时光,从不后悔,从不停歇。走进陈景润校友的数学人生,了解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的他,让榜样力量常在,让梦想之花常开。

    学生时代的启蒙:积累与沉淀

        学生时代受到数学启蒙的陈景润,在心里悄悄埋下一颗梦想的种子,努力加以浇灌,为日后的开花结果储蓄能量。

        中学时期的陈景润默默无闻,由于痴迷看书,患了近视,终年戴着一副眼镜,一条眼镜腿断了,就用一根线绑着,看上去十分寒酸,但他从不在意。每天与书为伴,埋头读书,同学们都笑称他为书呆子。在诸多功课中,陈景润最喜欢数学。他中学时期便自主研读大学数学课程,如《微积分学》《达夫物理学》《高等代数引论》《郝克士大代数学》《密尔根盖尔物理学》《实用力学》等。在读书时,他不满足于读懂,还会把书本上许多复杂的数理化概念、公式、定理、定律背得滚瓜烂熟。

        解放前夕,沈元受聘为英华中学的数学、物理、英语教师兼班主任,陈景润是他所带班级的学生。有一次,沈老师在课堂上讲到哥德巴赫猜想,深深地吸引了陈景润。自此,哥德巴赫猜想的种子便在陈景润的心中悄悄地埋下了。

        1949年秋,福州解放,16岁的陈景润正在念高二。1950年春夏之交,他高中尚未毕业,便毅然以同等学力的资格报考我校,后来被顺利录取。当时厦门正处于战争的威胁中,陈景润的家人考虑到他的安全,曾劝他就近在福州念大学,但他倔强地回答:就是走路,我也要走到厦大去!

        陈景润班上有四个学生,授课老师教学很用心,钟情数学的陈景润很快就达到了痴迷状态。李文清是陈景润的数学老师,给陈景润上高等代数实变函数论。他在上课中讲到数论史上三个尚未解决的难题时,又一次提到了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次,哥德巴赫猜想这颗种子在陈景润的心中,埋得更深了。

        陈景润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对生活没什么要求,觉得生活愈简单愈好。他读书有一套自己的高标准。每天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自己还要根据学习的课程完成一批作业题,少则几十道,多则上百道。每到傍晚,很多同学都醉心于海滩美景,而陈景润总是把作业送到老师的住处,请老师修改、指教,常常学习到忘我的程度。厦门的天气多变,有一回,他从食堂回来,一阵海风过后,突然下起了雨。同学们见状都飞跑起来,只有他独自漫步,在雨中依然沉稳自如。他的同班同学惊奇地问:你不躲雨么?他这才发现下雨了。他的心绪全部都沉浸在书海中,对数学痴迷的他,被同学们称为爱因斯坦。在大学学习的这段时间,日复一日的积累与沉淀,为陈景润日后攻破哥德巴赫猜想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工作时期的深造:坎坷与辉煌

        从我校毕业后,陈景润带着梦想出发了。在1954年到1996年这42年的工作历程里,他取得了数学领域的重要成就。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攀登科学高峰的路上布满荆棘,但陈景润凭借一份对数学的热爱,让梦想开出了美丽的花儿,结出了累累硕果。

        1953年,陈景润于数学系毕业后,由政府分配至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两年后回到我校担任数学系助教。除了日常工作外,这位话不多的年轻人就躲进图书馆或自己的勤业斋读书,研究数学。不少数学著作是大部头,携带起来十分不便,陈景润便把它们一页一页拆开,带在身上,方便随时翻阅。

         生活被陈景润简化到只剩下两个字:数论。他全身心钻研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与《数论导引》。最后,他用《堆垒素数论》第五章的方法改进了该书第四章的某些结论,即当时数论中的他利问题,并写成一篇关于他利问题的论文。我校数学老师李文清通过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关肇直研究员,将这篇论文转给华罗庚所长。华罗庚看到这篇论文后,大为吃惊,数学所的专家们也认为这是教授级的论文。

         经华罗庚推荐,19579月,陈景润正式调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成为华门弟子,揭开了一生中坎坷又辉煌的一页。反右斗争开始后,陈景润被调往大连科学院东北分院化学所,后又回到中科院数学所。无论在哪里,陈景润始终攻关不止。1962年至1963年,他先后在《数学学报》上发表了《给定区域内的整点问题》与《圆内整点问题》两篇论文。然而,陈景润最大的目标,是攻克哥德巴赫猜想

        带着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一明确的目标,陈景润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时,他住在中科院集体宿舍里,按照规定,晚上10点必须熄灯。为了晚上不影响他人,陈景润搬到一楼一间3平方米的洗手间里。洗手间没有暖气,为了御寒他就在窗户糊上好几层报纸,并请人装了100瓦的电灯,以供照明兼取暖。在这狭小的天地里,他背靠墙壁,席地而坐,着魔似地埋头计算,经常通宵达旦。病了,就被送进医院,回来后依旧努力学习。文革期间,即使陈景润身心遭受极大摧残,他的信念毫无动摇。证明过程的演算,全是他趴着一笔一笔算出来的,草稿足有两麻袋。一盏煤油灯,一支笔,陪他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也成就了他最伟大的辉煌。

        “哥德巴赫猜想,这道数学界200多年悬而未决的世界难题,让众多数学家为之痴迷。1920年,从挪威的布朗证明“9+9”开始,哥德巴赫猜想经历了从“7+7”“2+3”的多步证明过程。1962年,我国数学家潘承洞证明了“1+5”;同年,王元、潘承洞又证明了“1+4”1965年,布塔、维诺格拉多夫和庞皮艾黎证明了“1+3”,距离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顶峰——“1+1”,只剩两步之遥。1966年,陈景润在“1+3”的基础上向前推进证明了“1+2”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这一成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国际数学界称他的成果为陈氏定理,美、英、法、苏、日等国家的数论书中都介绍了这一定理。因为这项成果,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74年,科技界仍处于瘫痪状态。在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下,陈景润于1975年参加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8年,著名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横空出世,陈景润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事迹也因此广为人知。每当有学校邀请他去给青少年开讲座时,他都很乐意,并且认真给写信到中科院的青少年回信,激励了新一代的青年人勇攀科学高峰。此外,陈景润也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欢迎,他曾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家大会的邀请,这是数学界极高的荣誉。1979年,陈景润走出国门,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邀前往讲学与访问。在美国,他依然专心从事数学研究,不忘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1的壮志。就在国内有人谣传陈景润不再回国时,这位祖国的忠诚赤子在留学访问四个月后,飞回北京,并把在美国做研究工作所节省下来的8000美元全部捐献给国家。

        此后余生,这位数学家的痴心未改。在证明了“1+2”后,直到生命的终结,陈景润一刻也没有停止向“1+1”这一顶峰攀登,用一种与生命赛跑的态度进行研究。他生命的最后10年是在医院中度过的,但他从不间断自己的研究。医生给他扎针,他不让扎右手,因为他要用右手写字。当他喉咙不能清晰发音、手不能握笔时,他还用手势和含混的语言与学生探讨问题。住院期间,他不仅培养了3名博士生和1名硕士生,而且与别人合作写了10多篇论文。病重时,他仍拿着数学书,表示我不能停止工作。正是他这份勇于攻坚克难的精神,使得他在最困难的时期,取得了一项被认为在国际上领先的新成就,这是“20世纪数学界的最大成就之一

    生活时光的情义:师恩永难忘

        陈景润的眼里只有数学,这让他的梦想在科学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俗话说,做学问前先学会做人。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从没有忘记恩师王亚南对他的帮助。这份温暖的情义,丰富了梦想的色彩。

         大学毕业一年后的陈景润被北京四中辞退,流落街头摆书摊时,遇到了改变其命运的一个人——时任校长王亚南。看着这个当初在学校读书时颇具天赋的学生竟然落魄至此,王校长觉得十分可惜。他说:陈景润数学基础很好,钻研能力也很强,就是表达能力差一点。我会想办法帮帮他的。在王校长的帮助下,陈景润被分配到学校图书馆,负责管理数学系图书资料阅览室。19552月,陈景润又经王校长推荐,在数学系担任助教。正是在这里,陈景润得以摆脱生计压力,将一切与数学无关的杂念都抛到了脑后,从而有了施展身手的舞台。

        对于这位知人善用的恩师,陈景润始终心怀感激。在得知王校长去世后,陈景润痛哭了一场,连忙给师母去信安慰。1981年,我校举行60周年校庆,陈景润应邀回到学校。他挂念着年过七旬的师母,早晨4点就出发赶往师母家中探望。久别重逢,陈景润紧紧握住师母的手,激动地说:我非常非常地想念王校长,非常感激王校长对我的培养和教育。陈景润站在王校长的遗像前,向师母讲述着和王校长相处的点滴,说着说着,眼泪就溢了出来。师恩永难忘,同时可贵的是,陈景润没有辜负王亚南的期望,用一生不畏艰苦、攻坚克难的科学工作,报答王亚南对他的器重与帮助。

    吾辈求索路漫漫:传承与发扬

        1996年,陈景润逝世。他的梦想在生根发芽与开花结果之后,化成了养分,滋养着一批又一批的青年。陈景润作为我校科学精神的杰出代表,其在学生时代和工作时期都与我校有着很深的渊源。而我校师生们也经常通过校史馆、官方网站、公众号和话剧演出等方式纪念陈景润先生,以期更进一步了解陈景润校友的事迹,传承与发扬其科学精神。

        陈景润的光辉一生与哥德巴赫猜想紧密相联。我校教师以陈景润为主角,创作大型原创话剧《哥德巴赫猜想》,于 2014年在建南大会堂首次公演。此后,这部话剧又多次被搬上话剧舞台,深受校内外好评。公共政策研究院梁老师谈起当时的观剧感受,称自己是慕名而去。他被陈景润的专一所感动:陈景润是个伟大的数学家,能够踏实地做自己的事情,这一点很令人感动。他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坚守自己的理念,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花精力做好。我觉得他在做的时候并没有想去获得什么荣誉奖项,这种投入钻研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包括我自己。公共事务学院的黄同学认为《哥德巴赫猜想》这部话剧是陈景润刻苦求学的一个生动写照:印象最深刻的是陈景润学长的科研精神,对学习一丝不苟,专心致志,每天都学习到深夜,想尽一切办法创造学习条件,废寝忘食,连防空警报响了他都没听见。这该是何等的专注,这股学习的劲儿确实是让我很佩服。

        邓小平曾说,像陈景润这样世界上公认有水平的伟大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了。陈景润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做研究总是精益求精,严肃认真。对哥德巴赫猜想(1+2)的证明,陈景润做了反复修改,前后共花了7年时间。这种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让他的大多数成果很难被超越,不少著名问题的成果在今天依然是领先水平。陈景润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一生为国奋斗,对科学执着追求,始终不曾放弃或懈怠。直到生命的终点,他还在为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1而奋斗。科学的高峰没有止境,他用一生圆个人小梦,圆科学之梦,圆祖国之梦,令人动容。

        如今,校园里仍然保留着陈景润当年努力的痕迹。我们,为陈景润校友获得改革先锋奖章而骄傲,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奖章的重量,它代表着陈景润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体现的是他的工匠精神。时代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充足的学习资源与更便利的学习条件。2014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追求科学的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学术求索路漫漫,每一位厦大人,都应把握住青春韶华,传承与发扬陈景润校友的科学精神,以陈景润校友为榜样,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努力钻研,圆个人小梦,筑中国大梦。

     

    第二版

    三十余载春风化雨,百万余字著作等身

    ——采访外文学院杨信彰教授

    本报记者   张译亓  蔡慧雯

        他于少年时期初入语言学大门,而后,不忘初心,始终奋斗于语言学领域。几十年来,他始终坚持教育工作和科研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著作等身。他就是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外文学院杨信彰老师。

    兢兢业业,勤勉尽责

        初见杨老师,就感受到了一股浓厚的学者气息。杨老师身材瘦削但挺拔,衣着朴素,待人谦和,一部普通单车就是他的代步工具。采访过程中杨老师不时和蔼地笑着。当谈及被评选为伟德bv国际体育2018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之一时,杨老师露出羞涩的笑容:感谢同学们的鼓励,但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很多年轻老师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应该多给年轻老师机会。所谓智者不争,谦和至上,说的大概就是杨老师这样的人。三十余载教学生涯,杨老师兢兢业业,勤勉尽责,一边传道受业解惑,一边潜心科研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了多门语言学课程,此外,至今已主持并承担十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发表学术文章80余篇。

        “诲人不倦,教导有方可谓是杨老师几十年来始终坚持的教学态度。前往采访杨老师时,笔者提前十分钟到达杨老师上课教室外等候下课。铃声快响起时,许多教室都陆续下课,学生们一个个饥肠辘辘,一路小跑赶去餐厅。然而211教室的门却迟迟没开,里面还有讨论声传来。又过了十分钟后,六点三十五左右,教室门开了,几位学生陆续离开。我敲门进去,只见杨老师坐在桌前,正和一位博士学姐讨论问题。学姐连连感谢之后,杨老师才收拾书本电脑,准备离开。杨老师认真负责,不仅课上寻求最好的授课方式,课后也全心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杨老师非常喜欢学生提问题,他认为教学的成果是双向的,有时候学生提出的一些学术问题可促使他去思考,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

         教师的教学方式各有千秋,杨老师最喜欢的授课方式是面对面的研讨,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互动,通过双方沟通和交流来达到授课目的。他觉得上好一堂课对老师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研讨教学方式的困难在于对时间的把控,这对老师也是一大挑战,杨老师说道。杨老师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质量,常常会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授课过程,反复摸索最高效、最适合学生和自己的上课方式。他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老师是舞台上的表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未使他停步,而是在教学艺术这条大道上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书写新的篇章。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杨老师长期从事语言的教学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对于杨老师来说,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知识的载体。在杨老师看来,语言可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它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帮助我们认识人表达的意义和世界的规律。杨老师还提及语言学理论的应用,例如机器翻译、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等领域。杨老师认为语言学和经济学、心理学一样,不是单纯的文科或理科,而是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交叉和融合。因此研究任何一门学问,包括语言,都需要涉及大量非专业知识。

        有趣的是杨老师不仅仅从事语言研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他,还把授课方式列入他的研究清单。经过不断摸索,杨老师发现了一套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知识传授方式。杨老师认为理论往往是抽象的,而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实例却很接地气。一门课就应该这样,涉及深奥的概念时就需要用生活中简单的例子将其具象化,然后再进入下一个概念,这样来使教学内容形成一种波浪形的递进。语言学的概念需要结合生活实际例子来解释,将理论与语言实际适当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学生易以理解的讲课方式。杨老师总是能把复杂的语言概念解释得很接地气。杨老师在讲解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句子的线性结构时,先分析其定义,而后举例说明。句子的线性结构是指从句的述位与下一个从句的主位一致。理论晦涩难懂,但当杨老师说出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小和尚……”还未说完,学生们就都恍然大悟,应声附和了。 了解到大家都理解之后,杨老师又立刻进入下一个概念的讲解。

    兴趣使然,持之以恒    

        杨老师对语言学的兴趣始于早年一次书店的邂逅。一本关于语言学的书勾起了杨老师对语言学的兴趣。此后,杨老师前往悉尼大学学习功能语言学。这段海外留学经历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了许多感悟,也使其确定了语言学教学和研究的方向。

        辞书的编纂和翻译亦是杨老师的爱好之一。他多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多部辞书的编纂和双解工作,实在令人敬佩。在我们看来,查阅辞书就很繁琐了,辞书的编纂和双解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杨老师提到:辞书的编纂是一项很严谨的工作。编写原则、用途、用户对象和编写体例都是编纂一本辞书必须考虑的因素,编写过程还要保证体例的一致性,把辞书用户需要的各种信息呈现出来,满足辞书用户的需求。杨老师曾组织伟德bv国际体育外文学院二十多位教师翻译编纂《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众多的科研工作和学术成果并非杨老师精彩人生的全部。而今,杨老师虽已退休,他对学问的热情始终如初,未曾褪去。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若只有大楼,则华而不实,唯配备大师,才能名副其实。杨老师这位大学中大师,他的教学精神、治学态度势必影响新一代年轻人。


    平潭考古,两岸文化的又一根脉

    ——采访我校历史系平潭考古团队

    本报记者   邱小丽  韩倩雯

    【团队简介】

        我校平潭考古团队成立于2018年,共有15人,由3位历史系老师和12名考古专业学生组成。本文采访对象主要为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考古团队领队张闻捷老师,以及参与平潭榕山遗址与仙女山一号墓考古发掘项目的历史系考古学专业本科生刘太远。

     

        2018年底,我校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于福建省平潭岛红卫村仙女山发现了商周时期聚落遗址和一处距今1500年左右的南朝墓葬,为我国海岛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物质资料。南朝古墓是红卫村村民偶然间发现的,以张闻捷老师为领队的考古团队随即跟进,及时开展了抢救性发掘工作。该事件经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是平潭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南北朝时期的墓葬遗址,同时也是实现福建考古工作不同地区之间串联的起步。

    考古搭台,文化唱戏

        从采访中了解到,此次平潭考古活动最早于2014年开始筹备工作,鉴于当时平潭的建设开发需要文化方面的大力支持,有关部门邀请了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进行了全岛调查,把岛上相关的文化遗址都找了一遍,并确定了一些比较好的考古遗址,准备做考古挖掘工作;20184月,我校历史系和平潭岛管理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岛上成立考古基地。谈到平潭考古工作的由来,张闻捷老师介绍说此前历史系的考古重点是闽北地区,现在规划把工作转移到闽东,建立一个实习基地,由此将整个福建地区的考古工作串联起来,把不同地区的考古实情做一个细致的梳理。在发掘南朝墓葬之前,已在平潭榕山遗址发现了一处距今3000多年的布局清晰、结构完整的村落遗址,其中发现了房屋、水井、壕沟、墓葬等重要遗迹现象和大量遗物,出土了许多石器、陶片,该遗址的发掘为了解当地先民历史和生活方式,探讨南岛语族的迁徙传播问题以及完善当地文化序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正所谓考古搭台,文化唱戏,一方面,考古作为一个回顾历史、还原先民真实生活状态的文化平台,对于古今文化的对接与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这样真实的实操过程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将更直观地得到检验,从而实现了知识的盘活。由此可见,考古发现是我们千禧一代理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工具,让他们在田野工作中得到真正有意义的锻炼,从而对该学科有更贴近实际的认识,对本科生未来的成长以及职业道路的选择提供明确的方向,这应该是田野实习能够带来的最为直接的价值。张老师如是说。

    证经补史,拼图事实

        如今,随着科技考古的应用与普及,考古学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好,但当下许多人对考古仍有误解,甚至还存在戏称考古就是挖人家祖坟考古是合法的官方盗墓等说法。其实不然,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考古具有 “证经补史的作用。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以考证古代历史文化。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考古并不是简单地进行遗迹遗址的挖掘,更多的是通过考古发现的实物遗存来揭示可能存在于人类历史中的规律,这也是考古学的目标与方向。

        目前我们国家95%的考古工作都属于抢救性考古。在日常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经过某个地方,往地下挖土,就会对地下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考古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地下的东西,从挖掘工作中提取地下文物信息,从而让它能够为复原人类古代的生产生活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以便更好地了解历史,为还原古代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谈及新发现的商周遗址,张老师解释到:从年代上看,台湾在距今3000多年前也有众多遗址发现,与平潭所发掘的商周时期遗址无论在聚落结构、器物形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证明包括平潭在内的福建地区,与台湾在当时就存在着文化交流。因此,此次平潭考古不仅是为平潭考古墓葬史又添重要的实物资料,更加强了两岸文化的血脉联系。

        考古工作的意义在于在破坏的基础上保留古代有价值的信息。张老师认为考古发掘工作是不可逆的,需要细心与耐心,以最大限度保持文物的完整性。实际上考古发现既不是完全毫无收获,但也不是每天都能有重大发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用这些小的细微的陶瓷拼图拼成一个大的古代社会的模样。

    考古漫途,且行且歌

        2018年暑假,平潭考古团队抵达平潭并开始奋战在考古一线。对他们而言,能取得这样的考古成果是令人激动的;但这整个过程也是忙碌与漫长的。历史系考古专业本科生刘太远介绍到,考古实践的工作时间很长,这段外出实习时间是没有假期的。基本的工作日常是白天六个小时的考古工作,外加晚上两小时的会议交流。此外,考古工作需要每天总结当日发现——包括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室内工作的整理、统计与记录相关数据、填写工作日志以及做好第二天的工作规划。这样的工作流程每天大致相同,缺少了挑战性、趣味性的同时也考验着大家的耐心。但实习就是要在这些相似的环节中摸索前行,任何工作都没有绝对的不重复性,同时也只有不断地实践与理论求证,才能为自己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正是这样的学习机会塑造了更加自律的我们。太远说起这些的时候眼里满怀对考古工作的敬畏之情。

        当然也存在一些人不理解考古专业师生的选择,考古专业一直是高考志愿填报的冷门专业。关于人生,关于未来,关于工作,我们曾经做了无数次选择,我们也曾兜兜转转犹豫不决,但有时候我们的某一个选择可能会让我们今后的人生大不相同。与张老师进一步交谈,我们了解到选择考古专业本不是他的初衷,我是被调剂过来的,但却在不断的学习与田野实习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了考古的趣味,也就坚定了在后来的硕博阶段继续往这个方向深造,毕业之后也是选择从事考古的教学工作。目前,张老师主要研究商周考古、两周青铜器、三礼文献与礼制文化等领域。采访中,老师有句话让我们感触颇丰,他说:社会上任何行业都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哪怕是最差的行业,只要你自己真的喜欢并且努力去做了,那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你自己定义的人生目标。当我们成长之后会逐渐领悟到,在过去某个处于迷茫的路口,我们深思熟虑小心翼翼做出的选择并不能决定我们的一生,人生的最大意义应该是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雷切尔·卡森曾在《惊奇之心》里写到,人一生走过漫漫长路,最重要的不是无穷尽的执着、追逐,而是保持一颗看见、感受、惊奇的天真之心。如今我们身处的这个阶段,枯燥、困难与不适应也许常常困扰着你,你甚至曾怀疑自己的选择。但是正如考古的经历一样,不一定有收获,却永远在路上;追求学术的路上也许会遭遇挫折与坎坷,但是不忘初心坚定地走下去,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张老师在学习考古的过程中决定沿着这条寂寞却充满惊喜的路上继续走下去,而刘太远和同学们一起运营了厦田野的微信公众号,希望通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将考古相关知识推广到普通大众。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坚持着自己的热爱,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考古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此,作为选择并且喜欢学术的大家来说,应该相信我的热爱要走多远,直到向往的风景变成走过的地方。” ▲

     

    第三版

    知否知否,应是垃圾分类执行者

    研究生垃圾分类执行情况调查

    本报记者   吴奇艳   李衍琪   胡霞

     

        编者按:

        截止目前,我校垃圾分类活动已实施四个多月,校园环境也随之焕然一新。该活动受到不少好评,多数人认为实行垃圾分类不仅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行动,还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垃圾分类活动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仍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与待改进的地方,如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同学们对垃圾归类存在理解上的困难等。

        在全校师生践行垃圾分类的行动中,志愿者和保洁阿姨可谓是最全面的参与者。本期小编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研究生落实垃圾分类活动的情况,并对志愿者和保洁阿姨这两类群体进行简单的采访,以期更好地了解我校垃圾分类活动的实施情况,让更多人投入到垃圾分类行动中,共同创造美丽校园。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工作已开展多年。近几年,垃圾分类频频在各项政策和重大会议中被提到。今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提出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置,此外,多位人大代表也针对垃圾分类提出了相关建议。厦门早在1999年就被列入全国首批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在垃圾分类活动上有着丰富经验:2016年,采用互联网+垃圾分类的形式,居民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回收之后,便可获得相应的奖励积分;今年年初,在全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全民挑战活动,市民通过答题不仅能兑换礼品,更可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由此强化人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伟德bv国际体育作为思明区的代表,对厦门市垃圾分类活动发挥着重大的作用。2017年,我校制定了垃圾分类三步走计划:20177月~20187月进行摸底,20187月~201810月展开宣传,自201811月份起全面落实垃圾分类。自提倡垃圾分类以来,各学院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各项志愿活动,传播垃圾分类知识;校内各公众号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公寓办也首创校园垃圾分类助手小程序,切实有效地解决如何分的问题。如今,各色的垃圾桶已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在践行垃圾分类活动的过程中,不进行垃圾分类或者分类不正确的行为仍有发生。本报记者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在校研究生垃圾分类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以发现垃圾分类活动的优缺点,从而帮助垃圾分类活动更有效地展开。

    意识虽强,行动稍弱

        此次问卷调查总人数为150人,主要针对研究生群体。调查结果显示,98%的同学参与过垃圾分类活动,其中40%的同学当过垃圾分类活动的志愿者;其余同学虽然没有当过志愿者,但均有被志愿者宣传的经历或者在微信平台阅读过相关活动的推送。在垃圾处理方式上,调查结果显示,20%的同学了解最基础的垃圾分类方式(即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近80%的同学掌握较为细致的垃圾分类知识(即分为可回收、厨余、其他和有害垃圾)。由此可见,目前垃圾分类活动在分类知识的普及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同学们的执行力还有待提高。调查显示,65%的同学们尽管树立了分类意识,但仍不能完全付诸行动。部分同学们认为,垃圾分类的种类太细是阻碍自身垃圾分类行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有同学发现,即使对垃圾进行分类后,垃圾的后续处理仍存在不恰当的现象。除此之外,购买多个垃圾桶很麻烦和身边的垃圾分类行动榜样很少也是另外两个重要原因。总体上说,学校的垃圾分类活动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同学们的分类意识,但在带动积极性上存在潜在问题。66%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垃圾分类活动志愿者机制虽调动了积极性,但如果可以增加志愿者培训机制、丰富垃圾分类说明的方法,积极性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问卷调查仅仅是了解广大研究生对垃圾分类的看法,而志愿者和保洁阿姨分别作为垃圾分类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最终执行者,对垃圾分类活动有着最直观的感受。

        采访中,90%的志愿者们认为自己在参与志愿活动后垃圾分类意识明显增强,也会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并能在能力范围内倡导室友、同行同学进行垃圾分类。在认真执行任务之余,志愿者们还观察到一些的现象。他们发现,同学们丢垃圾的时间很集中(通常是课前、课后),而有一些志愿时间安排在上课时段,因此存在一些不匹配的志愿时间。此外,同学们较为固定的生活模式使得产生垃圾的种类也相对简单,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存货过满,而不得不放入与实际分类不匹配的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的情况时有发生。他们认为,垃圾分类活动可以在志愿者工作时间和垃圾箱数量两方面进行一些适当的改善,从而让活动得到进一步推广和有效落实。

        采访中,80%的保洁阿姨们认为自活动开展以来,确实有一部分同学进行了垃圾分类,但仍存在一部分同学没有分类垃圾,直接把垃圾随便一丢就走人的情况不少见。对没有分类垃圾的同学,她们也表示理解学生学习科研任务比较重,自然对这些生活细节就没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在意。由于存在不分类或分类错误等现象,保洁阿姨甚至认为像以前一样直接由我们来进行分类,可能效果会好一些。她们在工作中还发现学校分类垃圾箱的摆放位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如厦大学生公寓海韵13的垃圾箱被放在了靠近海韵15的位置,其方向与教室、图书馆的方向相反,于是学们选择将垃圾丢在顺路的垃圾箱里,但在这个过程中垃圾掉落时有发生,无形中影响学生公寓整体环境的整洁卫生。因此,她们希望垃圾分类箱的摆放位置可以得到调整。

        从调查采访中我们发现,垃圾分类活动开展至今,大多数同学们都已树立起垃圾分类的意识,且能够自觉地对垃圾进行分类,校园环境也有所改善。然而,完全有效地落实垃圾分类仍存在一些隐形阻碍因素。从内在动力来说,同学们存在着行为惰性,不愿意改变现有的行为方式。行为心理学中有一个“21天效应”,即一个人养成好习惯需要21天的坚持。然而,现如今急于求成的社会氛围让很多人,不论是学生还是社会工作者,做事都讲究边际效益”,而忽视长期持续这些词的重要意义。从外部激励来说,学校的垃圾分类活动在调动同学们积极性上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除了志愿者和保洁阿姨,在校师生也是垃圾分类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要想让垃圾分类活动在校园里真正成为一个参与性强、实际意义大的活动,就必须调动三方的积极性。

        现阶段,垃圾分类活动已经成功地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下一阶段,其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有效地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

    合理安排,统筹规划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的没水喝,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中就体现着现行垃圾分类活动存在的不足——社会惰性。随着参与人数的变多,每个人对社会的平均贡献会下降。这种情况下,激励机制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学校的垃圾分类活动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同学们纷纷建言献策,现总结如下:

        一、引入竞争机制

        学习生活中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在竞争环境下,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认真地做事情。一个公平的竞争机制意味着合理的奖惩制度,进而激起参与者的胜负欲,最终让参与者更专注而坚定地完成任务。部分同学们认为学校可以举办评选垃圾分类示范寝室活动,如评选海韵分类小达人,以竞争奖惩的方式激励同学,鼓励更多人参与与落实垃圾分类。

         二、降低参与阻力

        “框定偏差是行为金融中的一个概念。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般计算机弹框的默认框住选项是YES,因此,我们会更倾向于选YES。如果把默认框住选项改为NO,我们则会倾向于选NO。一个简单的默认框会改变我们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这就是框定偏差。目前,在垃圾分类执行上困扰很多寝室的问题就是四色垃圾桶的购买问题,这就好像默认框框住的是不进行分类。然而,如果学校可以给每个寝室发放四色垃圾袋或者标识贴纸,不同颜色对应着不同种类的垃圾,这样默认框就框住了进行分类”,从而促进分类行为。

          三、丰富活动形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对于概念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通过策划更加丰富的宣传活动以带动更多人一起垃圾分类,把垃圾分类活动具体化、生活化,比如制作一个简短的垃圾分类介绍的动画视频,以这种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同学们牢记分类形式;或者可以效仿熄灯一小时活动,举办分类日活动,从而让同学们对垃圾分类有一次全面的体验。

         一项活动的成功推行离不开任何一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虽然同学们在调查问卷和采访中谈及了活动开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对于垃圾分类活动都是十分赞同,而且愿意为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垃圾分类需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如果你还觉得垃圾分类很难,请记住下文的小建议,垃圾分类不用怕!

         一、树立意识很重要,相关概念要记牢

        垃圾分类的行动表现存在问题的原因部分是由于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的分类概念理解不到位。校园目前把垃圾分成四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比如,自习用完的草稿纸、路上接过的宣传单、不要的旧衣物等都是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因此,吃剩的外卖或者泡面应该先把盒中的剩菜剩饭倒入厨余垃圾桶内,然后再处理包装盒。除此之外,头发、指甲也是厨余垃圾的一种,都是可以堆肥的垃圾;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灯泡、废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废家电类、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果壳、尘土、食品袋(盒)。需要注意的是,吃完的外卖盒子或者奶茶杯子上,若有可回收标志,还是应扔入可回收垃圾中。

         二、平常行动不能少,四色袋子要备好

         研究生不仅有繁忙的课业,还有各种实习和论文任务,垃圾分类作为一个比较花费精力的活动,就显得十分麻烦。垃圾分类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在垃圾产生的时候就分好类别,如我们可以在购买垃圾袋时买四种不同颜色的袋子,并在垃圾桶上做好标记。垃圾在它产生的时候就能够找到它的正确归属,也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进行其他处理。

         三、外卖餐盒摆放好,厨余垃圾单独倒

         外卖虽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饭后不正确的分类却增加了保洁阿姨工作的难度。如果吃完外卖后我们可以自觉地把剩菜剩饭倒入一个盒子里,扔垃圾的时候单独把其倒入厨余垃圾中,这会大大减轻保洁阿姨的工作量,也会使垃圾分类得到更有效的落实。

         四、分类学习两不误,美丽校园我来造

        研究生三年转瞬即逝,在工作学习之余,我们何不把生活过得更加有意义呢?在宿舍中做好垃圾分类,放置相应的垃圾篓;自觉对校园的垃圾箱进行识别,将相应的垃圾投入适合的;粒粒皆辛苦,尽量避免剩余厨余垃圾;少些打包活动,多一些环保行动,我们生活的校园将更加美丽!

        垃圾分类不仅仅需要认可和支持、呼吁和提倡,更需要切实的行动。行动在哪里,垃圾分类就在哪里,你准备好了吗?

    美丽校园,从垃圾分类做起;美好中国,从现在开始!

     

    第四版

    金庸的江湖故事:英雄亦凡人,凡人亦英雄

    本报记者   许子宜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这位缔造了许多人心中江湖梦的一代武侠大家,曾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江湖故事。故事里的人,是英雄,亦是凡人,却都打动了我们,成为了我们的朋友。这位轰轰烈烈大闹了武侠界的老先生曾说:我希望我死后一百年、二百年,仍然有人看我的小说,我就很满意。如今,金庸已仙逝。我相信,他的愿望终将成真,因为,在武侠迷的心中,江湖并未远去,侠义也将长存。

    讲故事的凡人英雄

        金庸,原名查良镛,出生于曾经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的浙江海宁查家。金庸此名的由来,颇为随意却又十分适意。19552月,先生于《新晚报》连载《书剑恩仇录》,署名金庸。他自称并无特别含义,字拆成两半便是金庸。可见,先生身上早有江湖人的不拘一格。

        有人说他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也有人称他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然而,再多的头衔,都无法尽显他在武侠迷心中的地位。许多人读他的江湖故事,看他的江湖世界,悟他的江湖情仇。他本身就是一位英雄,圆了我们的武侠梦。

        金庸的小说里多次流露出来的家国情怀,正是金庸本人的真实写照。金庸的一生,在两件事上投入了不少精力——创报和武侠,两者相伴而生。1959年,35岁的金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明报》,一份以维护公平与善良为宗旨的报纸就此诞生。创刊初期,这份带着使命的报纸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发展历程,销量不佳,亏空严重,主要靠金庸的武侠小说支撑。金庸始终没有放弃,尽自己所能维持《明报》。这份办报的情怀与使命,正如《倚天屠龙记》中的那句明教教义:怜我世人,忧患实多。他也曾借丘处机的诗抒发家国情怀: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就万灵苦。

        在这样一份情怀的浸染下,《明报》终究是干了件大事。1962年,受大跃进影响,内地有大批人员偷渡香港,被香港警方堵截于上水梧桐山。由于事件敏感,香港多家媒体不予报道,《明报》却莽莽撞撞,大声疾呼,从是年512日起,几乎每天都作头版全版报道。从此,《明报》成为香港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金庸的社论,更是受到大陆、台湾、香港的高层政界人士与文化人士的重视。

        无论是办报还是写武侠小说,无论是现实世界的金庸还是小说里的主人公,他们兼具的家国情怀与英雄侠义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人。

     即使是这样一位闪闪发光的大神,他的一生也并不一帆风顺,留有遗憾。金庸青年时丧父,多年后又经历了别子之痛,丧失至亲,痛苦难以言喻。这两件事,都给他带来了深深的伤痛,在他写的武侠小说里也可以看到相关情感的流露。此外,金庸的感情道路同样坎坷,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遇见了自己心中的女神夏梦,但因为夏梦早已经名花有主,可望而不可得,此后许久,金庸都难以释怀。恨不相逢未嫁时的苦楚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金庸,他很多作品中都有夏梦的影子。

         这个缔造武侠梦的英雄,也是尝尽酸甜苦辣的凡人。虽没有盖世武功,但他执笔生花,将人生写进了江湖,如同笔下的英雄一般,永不可替代。

    故事里的英雄凡人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用来形容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充满着家国情怀,小江湖里的快意恩仇,反而不觉淡化之远,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在金庸的小说里,最能体现侠之大者,我认为这三位最具代表:郭靖、杨过、萧峰。金庸赋予他们的侠气以个人魅力点缀,不千篇一律,却依然荡气回肠。

         郭靖,是金庸着墨最多,描绘最完善的一个英雄人物。在郭靖身上,他的侠义是一种舍己为天下的大义。《射雕英雄传》里他从一位忠厚老实的单纯小伙子,成长为一代大侠,在他身上,坚强、正直、忠孝节义始终具备。他虽然也会不知所措,甚至会被蒙蔽,但始终一往无前。金庸先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站得很高却没有距离感的英雄,吻合了大部分读者对于初入江湖的毛头小子在侠客进程中的经历与选择的大部分幻想。而《神雕侠侣》中的郭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侠客长成后的情怀与肝胆,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正是对这种侠客形象的最好诠释。

        不同于始终大义的郭靖,金庸笔下的杨过,却是一个正邪交融的英雄。他身世特殊,比郭靖多了一份孤独感,独立而敏感。他是一位缺少家庭温暖的人,也正因如此,读者看到了他的叛逆与坚守。比起郭靖,他更怪。他一开始就不如郭靖完美,在众人看来缺点很多,但在经历了一次次非常态的磨难和考验之后,他通过努力成为一个侠中怪杰,一个为人称颂的英雄。这不就是我们普通人可能经历的一生吗?杨过的逆袭,给读者带来了惊喜,用现在的一个词形容,就是:接地气。他身上展示给观众的,是最原始的草莽侠客的气息,既有儿女情长,更有民族大义,鲜活灵动,有血有肉。

         在金庸武侠世界的英雄中,身世特殊的不止杨过一个。《天龙八部》里的萧峰,是金庸笔下一位身世悲惨却始终心系苍生的英雄。在他身上,悲壮色彩十分浓厚。他最终为了拯救世人,以断箭自尽于雁门关外那一幕,始终让人难以忘怀。萧峰从小与父母分离,他的人生经历坎坷。客观环境的恶劣,更衬托出这位英雄的胸襟。他豪迈飒爽,智勇双全,对国家和民族忠诚,哪怕身为契丹人,但对从小长大的大宋也是忠心耿耿,拼命阻止辽兵进犯。他已经不只是江湖中的英雄了,他的大义超越了国界,他被称为是金庸笔下最令人震撼的英雄。唯大英雄者,萧峰当之无愧。北大教授孔庆东曾说:我最敬仰的人是萧峰,顶天立地,担当天下,为民族和平可以气壮山河地一死。在这个人物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再只是家国情怀,而是人道和平,他是一位完美而生动的英雄!

        读金庸者,心中都有一个完美江湖,有爱恨情仇,更有侠义家国。金庸先生写下的,是凡人的英雄梦想,是英雄的凡人哀乐,这也是他的小说能够触动无数人心灵的原因之一。

    听其故事感人情义

        当金庸逝去后,武侠迷们纷纷表达自己对金庸先生的悼念。有人说: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微信朋友圈,有的只是一本本掉了封皮握成卷的金庸武侠书,那是属于我们的青春记忆。武侠迷们之所以热爱金庸的江湖故事,是因为他的故事里,永远藏着家国情怀与朴素的正义观。

        金庸的江湖故事,总是包含着一份浓厚的家国情怀,这与他见过了太多民间疾苦有关。金庸出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从懂事起,便面对着一个山河破碎的祖国,在风雨飘摇的社会局势中辗转飘零。外国侵略者的耀武扬威和随处触目可见的民不聊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感染着他的家国情怀。1982年,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首次访华时经过香港,与他单独会晤,希望他能在香港问题上站在英国一方,但他大手一挥,坚决拒绝。在真实的人生中,金庸也有着侠之大者的气概,有着为国为民的躬行。这也是他受武侠迷们佩服敬仰之处。一个人可以向前走,不管走得多远,都是自由的,但唯一一点就是不能忘本。我们要在大是大非面前,如金庸先生般坚守底线,抱有一颗爱国之心、一份家国情怀。

        金庸的江湖故事,总是透露着一种朴素的正义观。在他的江湖世界里,君子坦荡荡,生死不是大事,正义与情谊更为重要。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乌托邦,但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社会太浮躁,我们见惯了键盘侠在网络上肆意谩骂他人,我们为无数的马路碰瓷感到失望,我们为某些群体的辱华愤慨发声,在我们心里,何尝不渴望活在一个有情有义的世界。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读艺术,之所以喜爱,不正是因为艺术里有我们向往的东西吗?

        金庸先生曾说:你瞧那些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金庸虽逝,但他把浓厚的家国情怀与朴素的正义观永远地留在了作品里。家国、良知、正义、操守,正是这些词汇组成了金庸大侠的江湖。这些种子早已埋在武侠迷们的心中,默默守护每一位武侠迷的内心。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可以成为自己心中的英雄。是凡人,亦是英雄。若干年之后,人们依旧可以徜徉于金庸的江湖故事里,听其故事,感人情义。


    网络谜踪:无限反转,口碑炸裂

    /张龙翔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表现形式只是它的外壳,它的内核才是一位创作者真正想要传达的东西。蒙太奇的艺术手法是电影的一种重要技巧,即通过镜头的拼接与调度,运用影像暂留原理,创造出的第三艺术,正所谓无蒙太奇则无电影。而这部电影,可以说将蒙太奇的作用减到最少,甚至是去蒙太奇的。这便是极具有颠覆性的电影《网络谜踪》。

         电影的剧情并不复杂,主要讲述了一名华裔父亲为找到突然失踪的女儿不断发掘事情真相的故事。

    弱拍摄与神剪辑

        据官方介绍,电影《网络谜踪》的拍摄时间仅有13天,大量的时间花在电影剪辑上。这主要是因为与惯常的类型片相比,《网络谜踪》这部电影采用了具有明显区别的呈现形式。我们常见的电影,诸如《你好,之华》《海王》等,主要通过客观叙事的方式,尽可能地将人物关系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符合人们预期的方式,借助直接影像信息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比如说,远景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中景确定人物所处的环境,近景表现人物冲突,特写体现人物情绪。而《网络谜踪》刻意将镜头割裂开来,借用电脑界面、摄像头等画面推动故事的发展。这种表现形式具有反传统电影叙事模式的特点,具有独特性。但若影片剪辑没有处理好,容易让观众陷入云里雾里的状态。而这部电影,在剪辑上确实狠下了功夫,整个情节流畅完整,叙事上保证了可理解性。事实上,这种与传统电影拍摄方法相区别的手法能够更好地涵盖大量的信息,更容易按照导演的想法布置细节。一方面,诸多的细节作为推动情节的枢纽存在;另一方面,意料之外的细节藏着许多彩蛋,这样的设计鼓励影迷在观影过程中像挖宝一般,发现一个个有意思的彩蛋。比如说电影当中的父亲,空闲下来往往会听一个叫做“4小时平静放松器乐的曲库,暗示父亲在精神方面存在压力;父亲的信箱中有和一个女人只言片语的对话,暗示父亲在妻子死后,有尝试找寻新的另一半。这些隐藏在电脑屏幕中的信息,也给了很多影迷二刷乃至于三刷的理由。

    一波三折与再折

        总体而言,这部电影的过程反转不亚于《致命ID》,结果反转不次于《看不见的客人》。作者总能设计细节,引导观众做出自以为是的判断,却在观众认为已经找到真相的时候一下将其拽回原点。细节当中蕴含着无限的信息可以说是这部电影传达出的一个重要理念。电影的许多镜头,看似平常,但其中却藏着打开真相的钥匙。电影不断地预设各种伏笔,并通过揭示伏笔反转剧情。比如女儿在直播平台录下的视频画面与常去的湖区在镜头中的重合,反转了女儿离家出走的定论;女儿遗留在湖区的随身物品与社交媒体照片的重合,最终反转了女儿自杀的结论;而女儿和舅舅的对话细节,将凶手指向舅舅,却又在揭秘时反转,仿佛戏弄了观众。而最终的结论,甚至与开头时候的提示相印证。与《唐人街探案2》这样的 “悬疑电影相比,《网络谜踪》不通过情节后证据(指证据随情节展开而呈现的解疑方式),而是借助回溯证据(指证据预先告知以伏笔形式存在)推动情节,两相较之,高明不少。这种手法学理上叫做本格派推理,指的是观众和影片中的主角共享着同样的细节,给予观众与主角公平揭示谜底的机会。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悬疑电影,给主角开了外挂,或给观众打开了上帝视角,挑战着观众的趣味。事实上,一部悬疑电影能够有一两个伏笔细节的设计,就能够满足影迷观影的需要。而《网络谜踪》却将这种设置 “随意地洒在剧情中,最终取得了高于96%悬疑片的好成绩,这也许是这部电影口碑炸裂的原因。

    悬疑包裹的糖块

        如果说一部悬疑电影,让人看完后还能感觉到甜,这有点不可思议。《网络谜踪》却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事实上,父亲与女儿的情感线是贯穿全片的。影片在一开始便透露了父亲与女儿因为母亲的逝世有了隔阂,很多细节反映了双方缺少有效的沟通。影片当中,因为害怕引起彼此的不愉快,父女间鲜见提及母亲。然而,不善言辞并不代表着无牵无挂,影片中父亲对女儿的爱,观众是能够感受到的——当所有人认为女儿是自杀时,只有父亲去挖掘真相;当所有人认为女儿已经离开人世,没有存活的可能时,只有父亲坚持拯救。影片中的父亲,虽然不善沟通,但是他寻找女儿的执着和强大的责任感圈粉了无数影迷。事实上,这部电影也在探究作为父亲的角色,如何与子女进行有效沟通的问题。父爱与母爱有着很大差别,母爱是温润的,流动的;父爱是沉默的,甚至是尖锐的。影片中的父亲,在寻找女儿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竟然对于相处数年的女儿从不了解,不知道她的生活,不了解她的喜好,更不懂她的心思,活脱脱最熟悉的陌生人。而找寻女儿的过程,也成为了父亲走进女儿的过程,更是自我救赎的过程。这部片子,喜爱悬疑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部悬疑片。但是,把它当作一部温暖的亲情片却也丝毫不过分。

    轻描淡写引深思

        这是一部悬疑片,温情的亲情片,但是这部电影对于社会的折射却在轻描淡写之间引人深思。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细节,其一,女儿在生活中并没有什么朋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有些孤僻的人。但是当她的失踪引起了社会关注时,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的许多闺蜜,她们纷纷诉说着与女儿的亲密关系,为的是借着事件的热度在公众面前赢取曝光度。这像极了社会上那些抓住一切机会蹭热点、博出位的人。在闺蜜们眼中,事件是不重要的,事件里的人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事件为他们创造了一个风口,一个获取流量、成名的风口。其二,媒体最开始对父亲及其女儿展现的是一种关切,同情的姿态。但随着报道的增多,有一部分人便开始质疑父亲浪费了太多的社会资源,获得了过多的关注。就像江歌案,人们对于江歌母亲的态度是流变的。从最开始的支持同情到部分人的质疑再到诸多人的厌恶,颇有种人心难测之感。人们常常提到资本具有逐利性,因而认定资本天然带有某些不光彩的因素。在这部电影当中,或许媒体也同样具有逐利性。

        借由这部电影,可以发现,现在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开始从强调IP、粉丝经济、流量经济慢慢趋于理性。市场越来越鼓励优质的片子,回归到电影本来的艺术价值。这部小成本的《网络谜踪》,便是一个印证。这部影片拍摄与剪辑手法新奇,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同时又流露着真情,建议大家都看看这部影片,相信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