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bv国际体育
  • 凌云报第九十三期
    发布时间: 2018年04月10日

      


    93期《凌云报》

    指导老师:陈怀锋  葛郝锐  廖晓波  王岩芳

    主编:袁方

    副主编:唐瑞芝 刘诗君 霍英发 王铭远

    版面统筹:何子健

    第一版

    责任编辑 都大伟 蓝月

    【头条评论】

    伟德bv国际体育迈入“双一流”:新时代的南强担当

    □本报记者 都大伟郭琳 邱昕怡

    20179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这份名单一公布,立即引发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此举既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对上榜院校、专业的肯定与鼓舞。此次评定,我校入选36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和统计学5个学科也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在当下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我校而言,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场挑战。要想屹立时代潮头,我校必须始终坚持不懈,激流勇进,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并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承担起“双一流”建设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抓住机遇,再迈新台阶

    如今,我国已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活力尽显无遗,处处都展现着蓬勃生机与希望。新时代的到来,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动力,也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新时代的步伐加快,抓住机遇,勇于创新也成为社会进步的引擎,飞跃的阶梯。这意味着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创新,不断进取才是实现发展的不二法门。因而,我校应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的发展机遇,号召全体职工和学生夯实基础,培养创新意识,发挥创新能力,共创学校新辉煌。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为了提高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点战略决策。这是继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后所提出的一项新的教育发展指南。回顾我校的发展历程,自1921年成立以来,我校始终紧跟教育改革的发展潮流,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我校是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之一,并在20世纪成功入选“211工程”、“985工程”重点院校,成为国内知名研究型大学。同时,在开展国际交流,促进国际教学合作方面,我校也始终走在国内高校教育前列。目前,我校与境外300多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与39所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并与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大学合作建立了16所孔子学院,并获批建设“孔子学院院长学院”。在两岸交流合作方面,我校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前沿。经过九十六年的发展,我校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人才,在科学研究领域攻克了一道道难关,这为我校“双一流”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真正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未来的路依旧很长。目前,我校正面临着国内国外众多高校竞争的压力,这成为我校实现“双一流”最大的挑战。面对这严峻的挑战,我们不能选择退而却步,而应选择激流勇进。为了更好的迎接挑战,实现自身发展,这要求我们不但要在科学研究上苦下功夫,在人才培养上也不能示弱。为了取得新发展,我校必须积极学习其他学校优秀的治学办法,吸取经验,取长补短。

    如今,高等教育也正逐步迈入创新发展的新时代,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新潮流,我校必须积极主动加入国际竞争,把握好发展机遇,抓住“双一流”建设的缆绳,积极发力,抢占创新制高点。

    时代在发展,发展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寻求发展新机遇,厚积薄发,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推动学校在新时代再迈新台阶,实现新飞跃。

    把握当下,实现新自我

    “双一流”建设的开展对学校整体带来重要影响,为我校的发展带来重大的机遇与挑战。我校学生作为每一个个体,也会受到其影响。学校在落实“双一流”建设目标时,也给我校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群体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

    我校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能够为我校研究生提供诸多便利,满足学生科研需求。在物质条件上,入选“双一流”名单意味着能够获得国家和政府更多的财政支持和资源倾斜。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科研环境和科研条件。进行科学研究也将拥有更充裕的科研经费、更先进的实验仪器与设备、更丰富的文献资源以及更完备的师资指导力量。同时,在精神鼓励上,我校入选“双一流”高校,对我校学生而言,这是一份由前人努力而争得的荣誉,也是一种使命,提醒我们必须不息奋斗,传承优秀校园文化。因而,作为学生,我们必须始终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珍惜学校为自己创造的条件,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力,趁势而上,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实现自我的新发展。

    我校入选“双一流”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新的挑战。这些挑战是全方位、多层次的,需要研究生群体时刻保持清醒,不能沾沾自喜,不能有半点松懈。

    首先,我校迈入“双一流”给研究生提出了拓展国际视野,迎接国际挑战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要具有国际视野,要树立世界的、全球的青年观。对于一所世界一流建设学校的学生而言,这一寄语更要牢记。当下的时代不再是一个闭门造车,自我封锁的时代,而是一个开放自主,走向国际的时代。因而,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各高校或不可缺的重要部分。我校在进行“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通过聘请国外优秀人才,输送优秀青年去往国外短期交换、长期留学等方式,以了解国际科学研究水平,增进国际学术交流,融入国际学术圈,将成为我校世界一流学校和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方向和途径。因而,这势必对走出国门的研究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语言能力、专业水平以及对他国文化的掌握能力等。因而,作为一名研究生,应从现在开始,做一位有心人,在有关国际化和对外接轨的各个方面下苦功夫,努力学习,以适应学校国际化的要求。

    其次,我校迈入“双一流”给学生的提出了更高的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学习方面寄语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作为一名“双一流”高校的学生,更需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这番话,以实践行动来达成。在学术研究上始终保持刻苦奋进,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21世纪是科技与创新的新时代,它需要的是一专多能、又博又专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我校学生必须随时注意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跟上时代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在“双一流”的大潮中赢得竞争优势,个人的进步和成长也也才能与学校的发展相匹配、相协调。在此发展的时代潮流下,我校学生必须把握好当下,抓住一切发展机遇,直面一切挑战,克服困难,实现自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争创一流。新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时不我待,我们应该共同携手,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创造自己的新发展,实现学校的再腾飞。

      

    学宪法 讲宪法

    □本报记者谢俊

    124日,全国迎来第四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十七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我校在“12·4”国家宪法日前后,开展“学宪法、讲宪法”国家宪法日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宪法学习的热情,让宪法走入校园,走近学生,营造法治校园的良好氛围。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其目的在于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为此,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长期任务。

    正确认识宪法 主动学习宪法

    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对国家、个人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宪法在我国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全体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因此,必须大力宣传宪法,坚决维护和实施宪法。此外,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宪法是法律秩序中的最高规范,是法律之母。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等,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

    与此同时,宪法与每一个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宪法关系人民的幸福和安宁、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可以说,一个人自出生开始就与宪法产生了紧密的联结,它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法律保护,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由此,学习宪法有助于公民了解自身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更好地运用宪法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宪法通过建立各种政治制度,从而形成宪政秩序,其根本目的是通过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公民在政治和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丰富公民权利的内容和形式,最终实现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即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并且,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法治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设立国家宪法日,强化宪法宣传在法制宣传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有助于通过宪法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弘扬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权威,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步伐,推进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伟大历史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厉行法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因而,作为一名公民,我们必须始终捍卫宪法权威,维护法治理念。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增强宪法意识,用宪法武装头脑,并在实际生活中积极维护宪法。这就需要研究生从自己做起,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增强宪法意识 共创法治校园

    大学生是青年的先锋代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一言一行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校园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建设法治校园,是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作为当代青年学子,大学生应该如何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呢?

    首先,深入开展宪法学习活动,通过课内外各种学习途径来了解宪法的基本性质和主要内容。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可以通过法律等相关公共课程的学习来掌握宪法及法律基本知识;课后自觉查阅宪法等相关法律基础书籍,深入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增强自身宪法意识,提高自身法律知识水平。与此同时,当今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学生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通过手机浏览普法官方网站、相关的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查阅法律相关资料,学习宪法、法律知识,深刻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增强自身宪法意识,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水平。

    其次,组织开展宪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宪法宣传与教育活动。人人争当普法宣传的志愿者与排头兵,积极向身边的同学、亲朋好友普及宪法与法律知识。例如每年的“国家宪法日”与法制宣传日,学校团委都会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与教育活动。在入学之初,学校每年都会邀请专业人士来给同学们做法律知识的讲座;此外,还会定期举办各种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主题演讲活动、学习宪法座谈会、报告会、法律专题书展等。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宪法宣传与教育活动,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契机。大学生应该珍惜这种宝贵的宪法学习与实践机会,积极组织并主动参与此类宪法宣传与教育活动,不断增强自身对于宪法、法律知识的了解与认识,深刻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总之,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应积极主动学习宪法,组织参与宪法普及教育活动,将宪法作为自身最高的行为准则,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民众对宪法的信仰程度是宪法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培育民众的宪法意识,提升民众的宪法素养,让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宪法的价值,使民众认识到宪法是保护自己权利的一种最有力的武器,并让当代大学生成为宪法宣传的先锋。

      

      

    第二版

    责任编辑 陈惠敏 陈姗姗

      

    音乐旅人:让厦大交响乐回荡在世界上空

    ——伟德bv国际体育交响乐团团长黄飞专访

    本报记者 陈姗姗 陈小琴 王驰

    【背景介绍】

    伟德bv国际体育交响乐团成立于2013年,是以伟德bv国际体育艺术学院音乐系管弦乐方向本科生为主体,音乐系骨干专业教师及部分在读研究生共同参与的校园交响乐团。这是一支年轻但专业的学生交响乐团,其实力不容小觑。交响乐团出生不过四年,已举行过各种各样的音乐表演,多次代表学校赴国内多地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参加大型文化交流演出活动,给观众带来了美轮美奂的视听享受。今年9月,伟德bv国际体育交响乐团又以出色的表现圆满完成了金砖厦门会晤的活动演出任务,受到国内外广泛好评。交响乐团还定期举办校内音乐会,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校内外人士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乐团代表作有《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春节序曲》、《第一交响序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钢琴协奏曲《黄河》等。

    【人物简介】

    黄飞,伟德bv国际体育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伟德bv国际体育交响乐团团长、指挥,伟德bv国际体育合唱团指挥。先后随陈乐昌教授、鲍元恺教授学习作曲,随张锐教授学习指挥。近年来先后创作《钢琴五重奏-曙》、《弦乐四重奏》等,其作品交响合唱《和平颂》由伟德bv国际体育交响乐团和伟德bv国际体育合唱团远赴马来西亚国油爱乐音乐厅成功首演,并作为厦门市国庆65周年庆典音乐会压轴节目。此外,在全国核心刊物《人民音乐》《音乐研究》《音乐创作》等发表论文及音乐作品多篇(部),在教学中编著教材两部,并参与教育部组织全国公共艺术通用教材《钢琴音乐鉴赏》的编著。

      

      

    近日,伟德bv国际体育交响乐团在朋友圈“火”了起来。时值第29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进行之际,伟德bv国际体育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世界和平之夜”交响合唱音乐会。在一场场高级别的演出中,伟德bv国际体育交响乐团的名气越来越高,成为厦大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跟随黄飞老师走近厦大交响乐团,我们能深刻感受到我校的校园文化中特有的音乐魅力和人文沉淀。

    回望:乐团的“世界和平之夜”

    交响乐似乎离不开“高端大气上档次”这些评价,一谈起来总感觉有点距离感。然而,作为伟德bv国际体育交响乐团团长和总指挥的黄飞老师却是非常地“接地气”。黄飞老师亲切随和,热情大方,也很愿意与人分享关于乐团的事情。谈及此次乐团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世界和平之夜”,黄飞老师有些激动,“能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对音乐人而言是至高的荣誉,乐团成员们都对此次演出充满期待。”今年4月份,乐团就开始了演出策划与筹备。准备长达半年之久,最终带来了美妙的、一个半小时的正式表演。此次演出分为上半场、下半场以及返场。上半场主要有《世界和平万岁》、《我爱你中国》、《厦大学子之歌》等等曲目,下半场主要表演了《航天颂》和《和平颂》,返场则表演了《鼓浪屿之波》。伟德bv国际体育交响乐团借此机会迈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同时,此次演出不仅在首都北京正面宣传了伟德bv国际体育的形象,还展现了我校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办学水平。

    黄飞老师强调此次曲目编排体现了四大特色。第一大特色是科技与和平。《航天颂》和《和平颂》是本次演出的主题曲目。《航天颂》是对习主席所提出的“航天梦”主题的响应。而《和平颂》是2015年黄飞老师率领乐团远赴马来西亚、新加坡演出时所创作的曲目,此次在“世界和平之夜”的音乐会上表演既符合音乐会的主题,也表达了对和平的追求。此外,《和平颂》的第二大特色是红色主题,黄飞老师说:“十九大刚过去,这次选择《我爱你中国》和《绣红旗》等曲目是对“不忘初心”思想的再度体现。第三大特色就是厦大特色。《厦大学子之歌》能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演出,是由祖国中心向世界展现厦大学子的精神风貌,展示厦大师生的风采。《自强交响曲》共有“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四个乐章,以交响乐的形式展现了陈嘉庚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此次演出选取的是“至善”乐章,体现了一种宏大的气势,以厚重的旋律吟咏民族奋斗道路的艰难与险阻,也暗含前景是光辉的与明亮的。第四大特色则是厦门特色。返场的《鼓浪屿之波》彰显了厦门的人文特色,此外为了突出厦门“海”的特色,还增加了《蓝色梦》这首曲子。

    如此用心的曲目编排,如此精心的筹备彩排,不难想象黄飞老师和所有乐团成员为了此次的“世界和平之夜”背后付出的心血与汗水。成功后的回望,于乐团成员而言是欣慰,于观众而言是感动。国家大剧院里90分钟的精彩音乐之旅,带来的是厦大交响乐团独有的心意,也体现了伟德bv国际体育深厚的文化底蕴。

    追求:艺术唯有止于至善

    今年9月份,伟德bv国际体育交响乐团、合唱团在金砖厦门会晤中的表演十分精彩,得到了国内、国际各界的广泛好评。回忆金砖会晤的表演时光,黄飞老师认为这与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是截然不同却又一脉相承的。第一,金砖会议是大型的国际会议,乐团是为各国领导人演奏,听众中更有彭丽媛老师等知名的艺术家,给乐团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促使乐团按照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追求完美的表演效果。第二,金砖表演在乐曲的编排上更侧重各国风情,以“世界同乐”为主题,同时也会更具有专业性。因为在金砖的舞台上演出等于是跟人比武,高手过招,高下立见。而在准备国家大剧院的演出时,乐团更注重原创性,展现厦大交响乐团的独特魅力。不管交响乐团在哪里演出、演出什么内容,黄飞老师带领同学们追求的共同目标是对艺术的精益求精。

    黄飞老师说:“因为每次演出的侧重面不同,作为乐团的指挥就要懂得并且善于去发掘适合不同演出的曲目。比如《航天颂》、《和平颂》等乐曲就不适合放到金砖的演出上,而是更多地运用了体现厦大和时代的音乐元素。细心对待每次演奏会选曲,正是黄飞老师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诠释。在艺术追求上止于至善的精神指引着黄飞老师和厦大交响乐团在音乐道路上不断前进,让厦大交响乐一次次回荡在国家级、世界级的舞台上。

    专业:匠人般的音乐素养

    伟德bv国际体育交响乐团的主要成员为我校在读本科生,此外还有四、五位研究生及艺术学院的专业老师。厦大交响乐团看起来是一个学生乐团,但又不仅仅是一个学生乐团。以黄飞老师为代表的乐团老师们坚持用最专业的模式来经营乐团。

    从日常培训来说,早在2015年艺术学院就已将交响乐的学习课程化。管弦乐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会进行长达三年的《管弦乐队》课程学习,黄飞老师担任主讲教师,期间还有其他交响乐团的专业老师来讲课。此外,黄老师介绍,乐团十分注重提升学生的实战经验。从201691日到2017630日,乐团共参与24场演出,表演5套不同的曲目。这锻炼了交响乐团成员们的表演能力,也培养了他们过硬的心理素质,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伟德bv国际体育交响乐团还经常与活跃于国内外一线的指挥和演艺家合作。在20161126日,伟德bv国际体育交响乐团与中央歌剧院的音乐总监、首席指挥杨洋合作,给厦大师生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2017622日,黄飞老师又与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的Amy Sue教授合办了一场高水准、国际化的音乐会,现场气氛热烈。黄飞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指挥经验和理论积累总结道,学院和老师对学生的培养要紧扣专业。如大部分音乐系的学生毕业后会参与乐团工作,老师和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表演期间存在的问题,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谈及乐团的发展现状,黄飞老师自豪地说,乐团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受到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首肯。黄飞老师又不满足于此,作为交响乐团的总指挥,他和乐团的其他老师一直为打造更专业、更优秀的乐团而努力着。交响乐团的老师们一直倡导用专业的眼光来做事情,不要只是把厦大交响乐团当做一个简单的学生乐团,而是以最专业的模式来做学生乐团。在这样严格规范的训练模式下,乐团成员都成长得很快。参与乐团演出长达五年的柳雅杰同学告诉我们,这几年来乐团在黄飞老师的带领下,加之成员们的共同努力,一直发展得很快。而乐团成员们也十分珍惜每次上台演出的机会,因为每次演出都能多方面锻炼与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这种专业成熟的培养模式和拼搏进取的群体意识,不仅提升了乐团的整体实力,也提高了学生们的专业素养。

    伟德bv国际体育交响乐团的每一次演出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种交流与分享。这是交响乐团成员间的交流,也是交响乐团与观众的分享。柳同学回忆说,“在金砖会晤表演时,当《鼓浪屿之波》响彻在建南大礼堂,当全体起立鼓掌行注目礼时,当看到彭丽媛老师亲切微笑着与同学们挥手时,内心火热,激动万分。有种难以言喻的情怀油然而生,深感母校与祖国的强大,深为作为一名厦大学子而自豪而骄傲!”无论是金砖会晤的表演,还是“世界和平之夜”的演出,对乐团老师和成员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经历。同时,这也都是交响乐团与世界的交流。

    从金砖厦门会晤到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伟德bv国际体育交响乐团的音乐分享之旅还在继续。音乐旅人黄飞老师和厦大交响乐团定能让刻有厦大印记的交响乐奏响在世界上空。


    【学子风采】

    跃动青春风采,高歌四年折桂

    ——访访经济学院研究生张春光

    本报记者 林诗涵 章寒 陈惠敏

      

    他不是专业运动员,却连续四次在学校运动会上夺得金牌,满载而归。他用速度与力量诠释了厦大人的体育精神。他在运动场上展现了厦大学子不懈进取、蓬勃发展的青春风采。他就是张春光——经济学院2017级数理统计硕士,本届校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及男子跳远双冠军,连续三年参加学校运动会均夺得三级跳冠军。在这耀眼光环的背后,张春光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缘定“跳跃”,绽放光芒

    张春光与三级跳远的缘分最早可以追溯到他的高中阶段,只是彼时跳远成绩不太理想,被张春光笑称为“黑历史”。大一时,张春光因为没赶上报名时间而错过校运会。为了弥补遗憾,张春光大二时在三级跳报名表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出人意料的是带着“黑历史”的张春光一跳就跳出了全校第三名的好成绩。如果说这次参赛只是小试牛刀,那么张春光此后连着两年夺得校三级跳冠军可谓是大放异彩,实实在在地做到了“一跳惊人”。当初那个因为名次过低而懊恼不已的少年可能不会想到几年之后自己会成为跳远场上最闪亮的一抹色彩。

    “参加三级跳应该算是偶然吧,我说不上多么喜欢它,它也未必钟情于我,莫名其妙就合拍了。”张春光说起三级跳时言语间都是熟稔与维护,“三级跳算是一个比较冷门的项目,大多数人觉得这个项目需要接受大量专业的训练,容易受伤,所以报名的人也少。其实只要弹力好,我是非常鼓励和建议大家尝试三级跳的。”三级跳带给张春光的不仅是身体机能上的强化,还有对于自己内心的磨练。已经拿过多次冠军的张春光自言也曾有十分挫败的时候,“有时候状态很差,成绩提不上去,比如说我这次比赛的前两跳。”面对令人失望的成绩却找不到失败的原因,让张春光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跳不动了。但是张春光在怀疑、担心之后选择的是刻苦练习,抽出更多的时间去调整自己的备战状态。一次又一次的跳跃不断激励着张春光前进,让他更自信,也让他更沉稳。“有实力的人很多,”张春光笑着挠了挠头,“听说下一届有一位实力很强的学弟,我很期待。”

    三届校运会的优异成绩让张春光早早成为了学院的重点关注对象。距离校运会还有两个月时,经济学院研究生会的同学们便锁定了张春光,鼓励他继续参加校运会。于是“还算有点底子”的张春光又走上了三级跳的赛场。与以前不同的是,这次张春光同时报名参加了跳远项目。虽然跳远与三级跳都是“跳”,却给第一次与跳远触电的张春光带来不小压力。张春光坦言,相对于参加三级跳比赛的自信,面对跳远时更多的是忐忑与紧张。根据平时的训练成绩,张春光的预期目标是“进入前三名就好”。

    114号当天早上,张春光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以6.25米的佳绩拿下了跳远冠军。人们不禁热烈期待这匹黑马的另外一跳。当天下午,他不负众望以12.58米的成绩夺得了三级跳冠军。双冠军的头衔让张春光一下子成为引人瞩目的运动员标兵。谈起成为双冠军的感受,张春光有些腼腆,“其实这次竞争很激烈,大家实力相当,比赛时比分咬得很紧,是我运气比较好而已。”其他参赛者紧追不舍的分数对于张春光来说是巨大的压力,但这种压力在久经沙场的张春光看来,也是激发自身潜能的一个契机。“在比赛时我会想要赢。当然,我想每个人都想要赢。”

    张春光面对目标“想要赢”的这种渴望与执着,其实也是最初“试一试”、不怕输精神的另一种阐释。在决定“试一试”后,张春光就全力以赴备战校运会,他渴望拿到冠军,却也能坦然接受最后的结果。张春光的成功源于与跳跃的缘分,但也离不开高强度的训练和在越战越勇中逐渐强大的内心。

    舞台之下,赛场背后

    一场运动会除了赛场上运动健儿们拼尽全力、挥洒汗水的动人时刻,背后还有无数人的付出与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也激励着张春光在比赛时圆满完成“使命”,为个人和学院争光。

    张春光回忆本科参赛时,六位运动员大概配备有十位后勤人员,但这次六位研究生运动员只配有两位后勤全程跟进,相对来说后勤人员更加辛苦。在采访中,张春光也再三对负责比赛的后勤人员表示感谢。谈及以研究生身份参加校运会的感觉时,张春光开玩笑说,跟本科相比除了年纪更大,好像没有什么不同。幽默过后,张春光提到,比起本科阶段,现在的自己更在乎观众的喝彩而不只是比赛的名次。“年纪大了,更喜欢的是比赛时那种充满朝气的氛围。那时候我看到旁边同学们热切的眼光,听到他们震撼人心的加油声,充满了动力。我也拼命地给自己加油,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真的十分感谢同学们,是他们给予我越战越勇的勇气。”在张春光看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运动盛会,除了运动场上闪耀的运动健将,赛场下默默付出的后勤人员和赛场旁加油喝彩的观众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与运动员们相比,他们默默无闻,但同样是运动会不可缺少的“主角”。

    参加运动会还让张春光遇到了一群“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战友们。每年通过共同参与比赛这一固定的会面方式成为了他和战友们在运动场上心照不宣的默契。“大家平时各自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奋进,然后一年后像老朋友一样遇见,再询问一下近况,一起在赛场上奔跑、跳跃,这种感觉还挺微妙的。”张春光还极力赞扬了和他一起参加比赛的一位同学。“他是短跑组的,和我从本科就是一起的,今年男子100米也拿了第一名。”提起他,张春光笑说,“本来今年听说他状态不是很好,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去比赛的,没想到在最后的关键时刻,还是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在为同学感到开心的同时,张春光还多了些自己的体会:“作为一名合格的运动员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从选拔到训练再到最后的比赛,要付出很多,也很感谢他能坚持下来,给我们展现了属于运动员的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

    张春光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并非偶然。早在九月底,经济学院就开始组织选拔运动员们开展体育训练,为校运会做准备。一开始运动员们进行了基础的体能训练,之后是针对专项的特别训练,频率是每周两到三次,每次两个小时。面对这种高强度训练,张春光没有喊苦喊累,反而是乐在其中,每一次训练都认真投入,这也为他的夺冠打下了基础。

    用心生活,展望未来

    除了醉心三级跳,张春光也是一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我平时喜欢打网球,还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健身。”谈及健身,张春光也和我们分享了他独到的体验。“我一般是下课直接去学校的健身房,一周大概两到三次。健身房的场地相对开阔,设备比较齐全,每天还会有专门的教练安排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指导,和同学一起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健身的效果会更加显著。”

    经济学院向来以“课业繁重”著称,张春光在如何平衡体育训练与学习关系的问题上坦言,自己并没有刻意地给两者划分明确的界限。“在我的理解里,学习和运动是可以结合的,没有必要顾此失彼。就像现在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在课后休息的间隙去操场跑步,对我而言,体育训练就是学习之余的一种调剂,它能让我抛下生活的烦恼,放松身心,更好地投入到之后紧张的学习中。”体育训练不仅没有耽误张春光的课业,反而让他精力充沛,可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业上,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学子。

    谈到明年的校运会,张春光有很多话想说:“希望我明年还有机会能够代表学院继续参加校运会,感受运动本身带给我的快乐和精彩。另外,也期望更多的同学能够积极参与到运动会当中,让跑道成为超越自我的舞台,在绿茵场上展现属于自己的青春风采,也为集体荣誉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张春光同学特别强调了训练对于运动员提升的重要意义。“每一个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通过训练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专业指导对于运动员保持竞技状态也有很大帮助。”他同时表示,“作为伟德bv国际体育的学生,彰显运动风采,传承竞技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明年校运会上能够涌现出更多的人才,让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张春光付出了足够的汗水,也收获了自己的精彩。赛场有终点,体育运动永远没有终点。每一个人都可以像张春光一样通过运动强健体魄,锻炼意志。在人生道路上,我们若能拥有运动员般拼搏的信念,发扬不怕吃苦、勇攀高峰的运动员精神,也将取得喜人的成绩。▲

      

      

      

    第三版文字稿


    责任编辑 汤诗雅 谢俊 林智杰


    【焦点透视】

    “研途”之旅,你适应了吗?

    □本报记者 汤诗雅谢俊蔡俊凯韩迎新

    编者按:

    学期将至一半,研究生新生的“研途”也已行进一段时间。经过入学考试的层层选拔,研究生们进入全新的学习生涯,在满怀欣喜与期待的同时,也难免遇到新的挑战。在新的学习与生活征程中,研究生们是否已经适应新生活了呢?他们该如何更好地面对新希望、迎接新挑战呢?

    本期焦点透视聚焦于研究生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研究生新生的心理变化与困惑,深入解读研究生新生产生心理困惑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针对我校研究生的具体实际情况,采访学校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的老师、研究生指导教师,为研究生新生们提出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与建议,以期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研究生生活。

      

    “研途”伊始,面临挑战

    从大学本科步入到研究生这个全新的学习阶段,不仅仅意味着一种身份的转变,背后更是培养模式、评价体系、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变化。为了更好地研究相关问题,《凌云报》对我校部分一年级研究生同学进行了深度访谈,并结合问卷调查,多方向、多形式了解研究生新生目前对学校的适应情况,从而探讨学生个体如何更好地度过适应阶段。

    针对研究生入学的适应问题,人文学院2017级硕士生张同学首先就谈到了学业压力的问题。张同学提到;“入学以前我想象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还是同本科一样是大课堂教学模式,但是来了以后才发现研究生的课程基本都是上课分组讨论,分专题发言,有专门的导师指导。这种上课方式的转变让我还无法适应。” 此外,他认为:“本科课程那样只需要动笔记下老师灌输给我们的知识,而研究生课程则不同,它要求我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并且敢于质疑,有的时候上课比较害怕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更害怕发言与讨论。另外还有一些专业性课程老师的教学推进较快。一方面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很多专业词汇不加以解释,另一方面老师布置的书目太多而给的时间太短,这让我感觉到很多教学内容都来不及消化,只是囫囵吞枣。”与人文学科课堂讨论分析的教学模式不同,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的陈同学在谈到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理解。“我觉得本科和硕士这两个阶段最主要的不同就在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本科学习以教室上课为主,看文献以及做实验较少,而现在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实验室,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不太适应实验室的节奏。在研究课题的时候,盲目去学习涉及的大量背景知识,查看各种文献资料,这样容易浪费时间,效率很低。”。

    对于部分研究生新生而言,快节奏、高压力的学习氛围让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学业的压力也成为目前研究生入学适应过程中比较显著的问题之一。张同学谈到“环境的变化让我的心里产生了较大的落差。以前本科除了学习,也经常和室友一起出去玩一玩,现在读研究生好像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很少出去交朋友,室友也因为专业不同课程不同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学术上的交流,从而导致生活上就没有多少共同语言。而且本科期间没有导师,老师上完课就会离开。现在我们不仅要学会适应与室友和班级同学的相处方式,还要学会如何更好的与导师相处。”而陈同学还补充到:“除了原来室友关系与师生关系的转变,我们理工科还要学会如何与实验室的同学相处。一个实验室就是一个团队,不像室友关系那么亲近,又不同于师生关系那般有距离感,如何更好地在实验室这个团队里工作和学习,也是我入学之前从未考虑的方面。”研究生到了新的环境必须面对全新的交际圈,人群的变化甚至是简单的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会给研究生的入学适应情况带来一些困扰。

    由以上的访谈结果可以看出,在读研之前,每个人都会对新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不同预期。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或其他原因导致偏差,这样造成他们在读研后心理出现“失望”和落差,成为同学们不能很快适应新生活的重要主观因素。

      

    问题来源:身份转变

    新生在入学充满种种对研究生生活的美好设想,入学后却出现迷茫与困惑交织的心理状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问题来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际关系的变化。学生在本科阶段还没有建立严格意义上的导师制度,除了基本的教学授课,老师与学生交流甚少,因此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更多地集中在宿舍关系上。而到了研究生阶段,一些研究生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置于课程和项目研究上,这样人际关系的重点就从本科阶段的宿舍关系开始转移到师生关系、实验室关系。经过《凌云报》的调查发现,研究生对于指导教师的满意程度仅为50.5%。如何处理导师与个人的关系成为研究生适应新环境的一个重要难题。二是归属感的缺失。本科阶段有着明显的行政班级划分,班级体和宿舍的概念较为明晰,而且通过学生会、社团、老乡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学生会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而到了研究生阶段,活动场所集中在图书馆或实验室,有时候甚至一待就是一整天,很少有时间参加集体活动。问卷显示,只有35.64%的人会选择积极参加班级活动,选择“积极度一般”的人数却达到56.44%。这些数据表明研究生的班级集体概念更为弱化,班集体归属感较为缺失。三是各种隐性压力的出现。在本科阶段,学生只需要认真听讲、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可,读书和论文的任务老师在学期之初就会帮忙规划好。而到了新阶段,研究生们不仅仅是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把握个人研究方向和规划。拥有自主权的同时意味着责任的加重,这样会带来不少隐性的压力。如部分专业的毕业要求是三年内必须发表重量级论文等。问卷调查的数据表明,超过56%的研究生每天课后的学习时间都在5小时及以上,充分说明研究生阶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仍存在各种压力与挑战。

    总而言之,大部分的研究生新生对于新生活的不适应感主要来源于人际关系的变化、集体归属感的缺失、隐性压力的出现等方面。面对新的学业环境,一部分研究生的心理适应性、平衡性以及协调性不强,从而导致个人不能顺利实现新阶段的过渡。因此在处理研究生心理适应性问题时,建议研究生们要从调整角色定位、转变学习习惯和改善交往方式等方面入手进行解决。

      

    调整心态,脚踏实地

    关于调整角色定位的问题,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副主任赖丹凤老师认为,时间和思考是我们适应新生活最重要的两种力量,尽管外在的干预也能够帮助我们尽快适应,但最理想的状态还是依靠自我的成长去迎接各种挑战。谈到研究生新生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生活,赖丹凤老师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是要重视情感的交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研究生,在与自己的导师相处的过程中,更多地应该是学会互相包容与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与导师开展学术合作研究之前,就应该尽快地了解导师所从事的学术领域,甚至是学术以外的性格特点,尽可能更多地了解实验室里的其他人,包括实验室的各种工作规则等等。第二是要广泛地结交朋友,构建多元化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能够拓展自己的朋友圈、扩大自己的视野,同时还能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从不同的角度给予我们情感上的支持,帮助我们在繁杂的学习与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外部的风云变化都能泰然处之。

    针对如何培养个人学习习惯问题,人文学院中文系仲霞老师提出研究生必须要明白的一点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阶段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在本科阶段主要是接受通识教育,广泛地学习各学科知识;而到了研究生阶段,更多的是在所学的专业领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术问题。简而言之,本科生阶段是以系统地接受知识为主。而到了研究生阶段,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探究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然而时间转瞬即逝,这就要求研究生在入学之初,就要尽快地做好研究生阶段的规划与安排,尽早地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毕业论文的选题。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专业经典书籍的阅读与学习,也要有意识地了解当代学术思潮、追踪本专业的学术前沿动态。遇到问题,应该主动地与导师沟通。如果有机会,也要积极地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研究工作,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当然,对于研究生专业课程提交的期末小论文,也可以对其做进一步的深化研究与拓展论述,尝试着向本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投稿,以此提高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尤其是对于那些打算继续深造、将来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同学,更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即便是不打算继续深造,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写作的能力,对将来的工作同样也是大有裨益。

    而谈到理工科研究生的专业学习,软件学院副教授毛波老师认为,作为理工科研究生,想要尽快地进入所学的专业领域,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地阅读所在专业领域的前沿文献,特别是顶级期刊的文章,尽早确立自己的研究兴趣方向。同时,还应该积极主动地和导师沟通,多和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交流与学习,而不能闭门造车。研究生一年级正是整个研究生阶段最有激情的时候,作为新生,要尽早地制定未来几年的研究计划和安排,尽快在工作中锻炼自己。

    当然,研究生也可以参加一些兴趣社团,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提高自身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也能适当地缓解自己的学业压力。除此之外,在图书馆埋头苦读文献、在实验室专心做实验的同时,研究生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田径场、游泳馆等各种体育场所与设施,增强体魄,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无论研究生个人入学前曾有怎样的学习、生活规划,现在都应该适时进行相应调整,以期走好“研途”第一步,开启人生新篇章!▲

    【焦点关注】

    百家讲坛:如何寻找优质的校园讲座

    □本报记者 林智杰 韩迎新 丁凯丽 朱江华峰

    编者按:

    校园讲座是校园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道风景,也是同学对接最新资讯的窗口。我校每年针对学生所办的校园讲座数以百计,对活跃校园学术氛围意义重大。

    本期焦点关注着眼于校园讲座开展问题,对我校学生参与讲座的情况做仔细的调查研究,就当前校园讲座的开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予以深入细致的分析与建议,以促进校园讲座高效便捷地开展。

    现状与分析:面貌积极向上

    校园讲座有别于常规授课,除讲授基础理论外多涉及前沿性的研究和进展,囊括一些实用研究方法。这有助学生及时掌握科研动态和行业发展,增进对科研的认知。同时,这种传播知识的方式也为师生交流提供了平台,便利学生与讲者进行学术上的自由探讨与思维交锋,使教学互长多方受益。学生时代参与讲座,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领略名家风采的同时,激励自己向榜样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同学们也能从讲座中加深对社会行业的了解,建立职业规划,为日后投身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此前,本报记者发起了一次以“如何寻找优质讲座”为题的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面向不同专业与年级的同学,问卷调查结果反映了我校同学参与讲座的积极性、讲座普及度、参与原因等多项概况。据统计,在厦大讲座网上几乎每天都会有三到五场新的讲座更新,这些讲座包括名人专著讲座、信息实用技术讲座、学术类讲座等等,这给同学们提供了多种选择。据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参与讲座的频率较高,超过50%以上的受访者答复,每月至少会参与两到三场的讲座,甚至相当一部分校园讲座的热爱者表示每月起码要听取四场讲座。不同学院的学生对讲座的偏好存在差异,但基本遵循“专业相关性”这一指标,跨学科、跨院校听取讲座的现象较为少见。在讲座普及度方面,调查显示95%以上的同学参与过校园的各类讲座。参与讲座的原因以提升学识、了解时讯、接触不同知识为主,占受访人群的七成以上。我校2017级法学院硕士生刘同学在调查中谈到自己参加讲座的原因时表示:“书本上的知识很多也很全,但书本的知识偏理论化,而校园讲座一方面具有前瞻性,另一方面更贴近生活实践,参与校园讲座能了解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另外,据问卷调查显示同学们在参与讲座期间,很多同学都能够保持一定的专注度,记录讲座期间的要点,与演讲证进行互动交流。

    我校校园讲座的风气面貌整体积极向上,多方受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信息不对称影响同学们对讲座信息的获取。从学生的视角来看,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影响到学生主动参与讲座的积极性。部分受访者坦言自己总是后知后觉,突然发现学校将举办个很不错的讲座,为此往往需要临时调整行程而打乱学习计划。还有同学回忆自己有时甚至是在活动开展过后,才知道感兴趣的校园讲座资讯,不禁为与喜欢的讲座失之交臂而倍感遗憾。如我校2017级经济学院硕士生朱同学在谈起校园讲座时颇有感触:“现在一般有什么好的讲座,同学们在班群里都会积极分享,自己也能及时接受到各种讲座资讯。但这是我在厦大的第五个年头了,一开始的时候完全不是这样的,不知道在哪里能查讲座的信息,错过了不少想听的东西。”二、讲座时间安排与学生课业的时间有冲突。据调查显示当问及“校园讲座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时,位居榜首的回答是“通知不够到位”,紧随其后的是“时间安排冲突”。大部分同学表示不希望学校在双休日安排讲座,我报调查也显示在工作日举办的讲座上座率更高。

    总体说来,我校研究生群体基于喜好和学习需求乐于参加讲座,整体呈向上态势。部分学生需要拓宽获取资讯的渠道并提高选择讲座的能力。从信息发布上来看,我校现阶段讲座资讯发布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充分利用班群、公众号、海报等多种媒介传播信息。此举无疑方便了学生接收讲座资讯,但我校部分学生对这些信息发布渠道的了解不足,未能充分利用好学校提供的便利。就此问题,我报记者整理了相关信息于下文向我校学生分享。

    建议与策略:磨刀不误砍柴工

    针对调查中我校学生反馈的问题,本报记者对经常协助学校组织讲座开展工作的同学进行了采访,对获取讲座信息、选择讲座与提高讲座听讲效率的实用技巧进行了整理归纳。


    首先就如何获取讲座信息的问题,本报记者总结出以下几种渠道,供同学们参考。

    (一)关注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公众号获取消息非常方便,可以通过关注公众号:厦大图书馆,以及各个学院们自己的公众号,可以及时获取到图书馆以及各学院的讲座信息。

    (二)各学院官网:我校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独有的官网,官网上面会发布学院各种消息通知,当然也包括学院开展的讲座通知。

    (三)信息门户: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网站,包括寻找讲座信息。登陆信息门户,点击网页中讲座信息选项,里面的讲座应有尽有,同学们可以尽情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讲座信息。信息门户网址:http://i.xmu.edu.cn/

    (四)i厦大APP:作为一款专门为服务厦大学子而研发的软件,我们可以在其搜索栏中输入讲座查询,各种精彩的讲座等你去听。

    (五)厦大图书馆讲座资源港:资源港不仅能查文献,还能查讲座。使用时首先进入厦大图书馆讲座资源港首页,选中文档,此时会出现下拉项,点击下拉项中的讲座课件,不仅可以预约讲座,还有各种往期讲座课件,既有本部场讲座课件,也有翔安场讲座课件,如果错过某些讲座,可以来这里找寻相应的课件来弥补缺憾。

    (六)微博:关注我校等各类相关微博,如厦大图书馆等,博主也会分享一些讲座信息。

    (七)老师或同学推荐:永远不要忘了你身边的人都是你的资源港,你的老师、同学、朋友都可以为你提供一些讲座信息。

    其次在选择参与合适讲座方面,建议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同学们需清晰地了解自己的需求与定位,以正确选择适合自身的讲座。依内容的不同,讲座分为分为学术型讲座和实务型讲座;依讲座涉及学科的差异,可以分为自然学科类讲座与人文社科类讲座;依讲座专业化程度的水平,可以分为专题性讲座和普适性讲座等等。目前我校的讲座类型主要有三大类:求职类、公务员考试类、学术类。学生可据自己发展方向和选择讲座,挑选与本专业具有高度相关性的讲座,借此提高自己在专业上的水平,可以为以后的论文发表打好基础,对自我学术素养的提升也有裨益;如果学有余力,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讲座,广闻博识。第二,选择讲座时应注意不同类型讲座的适当搭配,以构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以学术型讲座与实务型讲座为例,学术型讲座注重理论的整合与归纳,在宏观层面展示学科面貌,而实务型讲座关注学识的应用与实践,在微观层面体现行业动态,二者不可偏废,选取时应把握一定的比例,其他类型的讲座亦然。第三,选择讲座时应目光长远,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不少讲座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能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会产生一些良性的影响,但未必显效于当下,此种讲座亦值得一听。假使以上分析仍难以使我们得到清楚的论断,此时我们可以留心一下主讲人的相关资料。了解其以往的学术成果、实务经历、个人特点,以纳入考察的范围。最后,老师或同学的意见也是选择讲座时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结合其参加过讲座的经历,他们推荐的讲座质量有所保障,听取过来人的建议,可以节约许多选择的时间。最后,学生们在选择讲座时,应当结合自身需求与日程安排,合理分配时间。

    在参与讲座的过程中,就学生而言,务必于参与讲座前了解讲座大致主题内容,继而了解主讲人的研究方向,或事先查找主讲人发表的文献与研究,以便有效获取知识。提前去讲座场所入座是需要个人培养的良好习惯,既是对老师的尊敬,也可以提前做好听讲准备,预先将注意力都集中在讲座上。在电子办公发达的今天,带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参与讲座便于个人整理笔记和记录要点,不致错漏信息。手机可适时关机或静音,以免分去过多的注意力。讲座中应认真听讲,采取笔记、拍照、录音等多种方式记录要点。在提问环节积极和老师交流互动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条件允许时,还可复制讲座文档,用于日后仔细揣摩。

    此外,为了促进我校讲座举办地尽善尽美,根据以上的调查、分析、总结,本报记者针对讲座举办方归纳出了一些适用性的建议。

    在举办讲座时,主办方可采取多渠道多平台及时更新发布讲座信息。在讲座宣传前期,可以在通知里附上报名链接以进行报名人数统计,从而选择合适的场地开展活动,来满足同学的需求。其次,不同性质的讲座在开展方式上应有所区别。譬如,侧重学术性的讲座由于专业性较强,具有特殊的听众群体,宣传时应针对该部分人群加大宣传力度。秉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开展讲座,紧扣主题做学术性的交流探讨,使讲座流程清晰、秩序井然、内容充实。还可邀请学院老师莅临现场,和主讲人一道交流并解答学生的疑惑。不以学术性问题为主的讲座,则可适当追求生动趣味。当下已有一些该类型讲座根据提问环节的回答情况提供奖品,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

    校园讲座给学子带来的益处值得肯定,而这种益处建立在学生认真听讲并会后仔细揣摩的基础之上。尽管参与校园讲座总能令人有所启发,但学生可以支配的时间毕竟有限,因而,我校学生应有策略地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校园讲座,做到三思而后“听”。

    希望每一位厦大学子,都能在讲座中得到期望中的自我提升,也愿厦大的校园讲座,能不断做优做强,持续发展,止于至善。▲

      

    第四版

    责任编辑:邱艳

    【文化视点】

    128 days in TaiWan,我留下很多情”

    ——记在台湾交流的日子

    编者按:本文分为三个小篇章,为在上学期赴台湾交换同学的征稿。三位同学分别从学习生活、风土人情等不同角度诠释这四个月的体验,共同组成台湾交流感悟的专题。每篇文章各有侧重,也各具特色,将四个月所发生的有趣故事和美好回忆淋漓展现。

    岛上风景

    /杨御寒

    刚到台湾那会儿,我对周围的陌生事物还是感觉很新鲜的,但是这种新奇和兴奋还没有感受彻底,就很快变成了水土不服的难以适应。那时候时常跟朋友抱怨说想念南光的沙茶面,想念公寓外的水果摊,想念方便点单和快捷支付,想念一切在大陆时的理所应当。随着离开台湾的时间进入倒数,我的不舍和伤感却接踵而来。在置办纪念品和收拾行李的日子里,开始舍不得阳明山上混着硫磺味的空气,舍不得文化大学里悠闲惬意的狗,舍不得大雅馆十楼的台北无敌夜景,舍不得飘着茶香的奶茶和香软Q滑的珍珠。

    过去的这四个月,经历过欢笑,也感受过挑战。今天早上在盥洗室洗漱时想到再住两个晚上就要回去了,免不了一些感慨。离别的日子这么快就到了?我还有哪些地方没去呢?台中、嘉义、南投、阿里山、日月潭、小火车……好像很多都没有去,也没机会去了。

    因为很喜欢《恶作剧之吻》这部剧,所以初来台湾时就想着要走遍直树和湘琴走过的地方,可是我好像也只去了西门町、美丽华摩天轮还有碧潭。西门町是一个商业区,也是《恶作剧之吻》里面花了大幅镜头的一个场景,也是我在台湾逛的第一个景点。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台北市在举办灯会,西门町是舞台之一。我们一群人走过西门町繁华的大街,人潮涌动的西门町好像永远都那么热闹,那么喧嚣,这一路的花灯好像也是在慰藉元宵节前一天就离家的我们。美丽华摩天轮是直树和湘琴结婚纪念日的约会地点,第一次看见这座摩天轮其实很偶然,当时虽然很激动但也只是拍了几张照片。直到6月初学校组织去美丽华看电影,影片结束之后误打误撞走到摩天轮下面,同行的伙伴说到还没有坐过摩天轮,都想尝试。刚好那段时间我遇到一些烦心的事情,一度心情低落,因此也想在离开台湾前最后去感受一下。刚开始的我一直处于新奇状态,对于升上天空没有太多感觉,直到升到最高处再慢慢往下降落的时候,对于林夕写的几句歌词“在高处凝望世界流动,失落之处仍然会笑着哭,人间的跌荡默默迎送”一下子有了很深的体会。至于碧潭,想象中的碧潭应该跟它的名字一样,像翠玉一般碧绿的深潭,可真见到了却有点让人失望。现实中的碧潭形状狭长,岸边浅浅的可以看见滩涂,和一般的潭水也并无二致。可能因为下雨,潭水也未见碧色。倒是碧潭吊桥更易牵动我的少女心,传说情侣一起走完吊桥就能够长长久久,被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吸引,我走完了吊桥的一个来回,虽然没有跟我一起共走吊桥的另一半,但是这种心情依然很美,很值得纪念。

    马上就要离开台湾了,从九份回来的时候说还要再来一次,从大溪回来的时候说还要再来,从基隆回来的时候也说要再来看看,有很多地方没去过,有很多地方想再去一次,可是这趟旅程却只能到这里了。下一次再来台湾的时候,要去看一看神秘海岸,要再去一次七星潭和垦丁。那么这最后的几天,让我再好好看一看太平洋,看太平洋的海天一线和碧绿、翠绿、浅蓝、深蓝的海水。台湾这么美,我要把这些美丽留在心里好好珍藏。

      

    与你相遇好幸运

    /雷晓娟

    小学时在语文课上学到了关于日月潭的课文,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台湾的存在,听起来是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心里也隐约种下了一定要亲自探访这座岛屿的愿望。多年后,终于能借交换学习的机会,实现这个儿时的心愿,所以收到邀请函的时候,我真的无比的激动、开心。

    交换的学校是台湾一所年轻的私立大学,校园面积不大,但各种软件硬体设备俱全。校园环境幽美,人少的时候这里像个安静的公园,草地上或树上常可看到鸟儿、松鼠追逐打斗,长椅上趴着软绵绵的小狗,陪着它身旁的主人一起闲坐。周末常有棒球队在草地上训练,队员们穿着帅气的制服,棒球帽下露出他们朝气蓬勃的脸,草地上奔跑的少年和一旁队友的呐喊,画面青春而美好。图书馆内的整体色调是橘黄色,感觉很放松、舒适,馆内供阅读、自习的桌子散布于各区书架旁,读者需要使用时不必刷卡选座,几乎每个时段来都能找到位置,少了大自习室里人满为患的紧张气氛。我最喜欢的位置是靠窗的一排,整面的落地玻璃窗外是别致的庭院,一堵不高的墙上爬满绿植,巧妙地将馆内视线与校道隔开,在此阅读学习可免受外面行人事物干扰,但抬头又能看见窗外绿树、蓝天。

    这是一所风景宜人的学校,适合学习也适合放松,老师同学也都非常nice。老师们上课时既风趣又和蔼,课堂氛围轻松愉快,互动也不少;同学中有一些是在职专班的学生,他们在各领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课堂上他们常常会将工作上的经验与书上理论结合分析,这对我这样一个从未走入社会的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很有帮助,也让我更深刻感受到了社会科学不单是理论上的抽象的概念,更是我们生活当中实实在在的东西。

    校内住宿是标准的4人间,楼内配有简易厨房,需要时可到一楼柜台登记借用,每层楼都有冰箱可存储食物,宿舍生活十分便利。我的室友分别是两个大一的台湾小妹妹和一个研二的越南籍女孩,都是长得很漂亮的姑娘,十分可爱、随和。越南室友Vy是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女孩儿,学习成绩优异,获得过很多奖学金,常常能看到她睡前在床上打着光看书,有时候夜里醒来还会听到她翻书的声音。Vy会经带我参加外籍留学生举办的各种活动,借着这些机会品尝到了很多地方美食,体验到了异国文化,我也常常会给她介绍我们的传统文化、教她中文,相处过程中生出不少趣事。

    学习之余当然还会走出校园,到各处领略宝岛自然美景和风土人情。然而四个多月的台湾之行转眼就结束了,回想这四个多月时间里经历的感动的事、看过的美景、结识的朋友,是我一生中美好而又珍贵的记忆,这份独特的礼物我会珍藏在心里。初来时充满好奇,离开时收获无数美好,又带着浓浓的眷恋,正如歌声里唱的:与你相遇,好幸运。

      

    台北的“温度”

    /王铭远

    当年《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大红大紫时,我才刚刚出生没多久,因此对它并不熟悉,只是成长中总听人提起,也朦朦胧胧有了印象。从这首歌开始,便形成对台北的第一感觉。那时两岸还未通商,社交网络也尚未兴盛,海峡那边的城市和生活都只是存在于我的想象里。想象中,台北的冬天,应该是阴雨连绵的,潮湿又寒冷。后来听说了西门町、诚品书店,了解到了台北的繁华,但每每畅想时,脑海里都是熙熙攘攘的马路和一把把五颜六色湿答答的伞。我的印象里,台北和雨总分不开。

    来台北之前,在家准备行李,查看温度,并没有想先中那么冷,所以带了不多的厚衣服。当飞机在台湾上空盘旋的时候,透过窗口俯瞰台北,一片片间隔的绿色和黄色,很田园风,很温暖的感觉。但百密一疏,我忽略了学校在山上,也忽略了台湾冬天的阴冷。到台北的第二天,传说中的雨季,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开始了。这雨,不像北方的狂风暴雨一阵就过去,它带着南方特有的连绵,温润如酥,不急不缓,虽都不大不影响出行,但总会造成很多麻烦。出门带不带伞、打不打伞,成了我每天的困惑。初来到这儿的一个月,即便是二十度的天气,我也依旧披着厚大衣,因为不断的雨,也因为阳明山出了名的“妖风”。学校有著名的“情人坡”,能俯瞰全台北的夜景,相对应的,也有“仇人坡”。“仇人坡”这个名字的由来就和风有关系,因为这条路是不能打伞的,风极大,一旦打伞就很容易被吹坏,一学期坏个四五把伞算是常事,所以这条路上也有很多“伞冢”,足以可见这台北冬天的风有多厉害。

    但我想说的,不止这些。来到这儿的这一百多天,我却觉得台北的温度,很暖。

    刚下飞机出机场的时候,远远的就看见了学校的欢迎牌,四五位老师和学生在出口等候我们,确认名字和信息的时候,那温柔的“台湾腔”,让我着实感到亲切。去学校的车上,老师和同学认真地给我们介绍沿途的风景和学校附近的交通线路,回答大家各种各样的问题,到了学校,有专门负责接待我们的老师,还有特意安排管理学生住宿的老师带我去宿舍,温暖又感动。上课的时候,我提早到了教室,却发现打了上课铃老师和同学们才慢悠悠的进来。这边的上课方式和大陆有很大不同,相比之下氛围更宽松,课上甚至可以随意饮食。老师们也都相当风趣,喜欢和学生开玩笑。我记得有一门专业课,老师是个和蔼的老头,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你们一定要吃早餐,带到课堂上来吃也没问题,千万不要饿着,饿坏了身子还要浪费政府的健保(社会医疗保险)资源”。

    在台北街头,其实蛮容易迷路,很多小巷小街,真的让人难以辨别,不过我从不担心,因为只要有路人走过,随便拉一个来问,一定会得到非常热情的指导。我几乎每次在错综复杂的台北车站都会迷失方向,但是总会碰到好心的台湾人告诉我怎样走出去。有次问路,那位姐姐竟然还主动带我过去,陪我走了很远的路,一直走到出口才放心离开,那一刻,心底真的很暖很暖。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说:“旅行的意义,不是逃避,不是艳遇,不是放松心情,更不是炫耀,而是为了洗一洗身体和灵魂,给自己换一种新的眼光,甚至一种生活方式,给生命增加多一种可能性的叉枝。”台北这四个月的时光,虽然风大雨多,但我依然会在没课的时候选择去四处转转,看风景,也感受人情。台北这个城市给我留下的,除了雨和风,更多的是温暖的笑容和数不清的“谢谢”。

    四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小旅程,别有意义。总有遗憾,是故意也非故意,也许是为了下一次的旅程。我想,当阳光再次回到那飘着雨的国境之南,我也许会再次回到这个温暖的地方。这段短暂却难忘的时光,也必定在人生中时常闪光。再见,台湾。

      

    【文林采撷】

    老屋的烟囱

    /吕鹏飞

    屋是传统的四合院,坐南朝北。从爷爷辈起老屋住过几代人,经历过解放、大跃进、文革和改革开放,算得上是见过大世面了。这几年老屋显得有些迈不动腿、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家里也动过好几次拆除的念头,为此全家族的会议更是开了不少,男女老少齐上阵,但最终还是舍不得拆,保留至今。老屋这一路走来,算是没有经历过大兴土木,还算原汁原味。

    当年打井的土在院前堆了一洼菜地,早些年爷爷常用来种些蔬菜瓜果。经爷爷手种出的菜,“务”得好、吃着香。老屋四合院的西北角是头门,墨绿色的头门就像旱季里庄稼地龟裂的土地,炸起了皮子。顺着堆满船木的头门门廊走到底,就进了前院中央。院中可见大大小小的水缸,北方常逢旱季,雨天可接些雨水来用,也可于水中种些睡莲,实属美哉。

    还算宽敞的前院内,三面平房,东面为墙。顺着东墙角而上的是一株枯瘦而又饱满的葡萄藤,藤条已经沿着院里横拉的铁丝蔓延到了西边厨房的房檐上。院内房屋均是“半边盖”,北侧是前屋,老人住。南侧是上房,后辈们住,这是当地铁钉的老规矩。沿着鸟兽飞檐装饰的屋脊斜向下,铺展开的是青瓦苔藓的屋檐。屋檐之下,皆是红漆木窗镶嵌着雕花玻璃再配以红漆木门。东南角是后院门廊,后院是柴篷、旱厕和猪圈。

    老屋就像我的一个大玩具,儿时常回老屋跟爷爷奶奶住。在筒子楼里住久了,再回乡下住在偌大的四合院里,我就像脱缰的野马,撒开了欢,从未安生过。不是钻到这儿捣鬼,就是躲在那儿生事。院里的每个角落都被我躲过猫猫,老箱老柜都被我翻了个遍,连厨房灶下的砖也被我掀起来在里面捉过土元。

    岁月的光景使得这偌大的四合院被清晰地篆刻在了我的脑海里,随便一处都是故事。但想起老屋来,每每最先浮现于眼前的总是老屋庭院里那几根冒着热浪的烟囱。

    烟囱这玩意这几年在各自家里怕是为数不多了,因为它总归是不够环保节能,也终将退出时代的舞台,不过庆幸的是我曾在舞台上见过它。

    “炕上睡觉,灶火煮饭”是陕西关中乡下传统的民俗特色。传统的村子,家家有灶,户户盘炕,都以砖头垒起,再用泥巴裹了面,贴上瓷砖。炕以烧柴取暖,灶以烧柴做饭,烧柴就要排烟,排烟就有了烟囱。烟囱均以砖砌而成,由外墙根基处而起,与墙连为一体。

    掰着指头数,老屋有两根烟囱,一根在前屋,一根在灶房。不算多,却刚刚够用。烧炕时,烟走前屋的烟囱;烧饭时,烟走灶房的烟囱。但凡看到厨房的烟囱冒了烟,那就是快到饭点了。看到前屋的烟囱冒了烟,那就是入了冬,烟再停,便是到了春暖花开。这两根烟囱俨然成了烽火台,这炊烟就成了狼烟,传达着三时三餐、四时更迭。

    1. 里,甭管是从屋外嬉戏回来,还是躺在炕上睡大觉,最开心的时候,还是听到厨房风箱的响声。风箱声起,灶房屋脊上的烟囱就大口大口冒起了烟,有时候还会吹成一个圈。缕缕炊烟顺着墙根的烟囱游走到屋顶,再伴随着低沉的风箱声弥散在整个庭院里。

      等嗅到满院那浓香的柴火味时,灶火的饭香味也已经飘得满院都是了。饭香味刺激着我的味蕾,宛如醍醐灌顶般,顿时我便消了倦意,流着哈喇子,牟足劲儿朝厨房跑去,心里就像是找到了生活的满足感。

      待我凑着脑袋趴到案边,个把饭菜已经出了锅,被端放在跟我个头差不多高的案上。虽未凑够一餐,众人还没上桌开饭,但我却早已按耐不住,踮起脚把半个身子都贴在案板上,伸长了胳膊,在餐盘里㧅一筷头,大口嚼吧起来。耳边不时传来奶奶的训斥声,而我却像是被粘在了案板上,挪不动半点身子,一个劲地往嘴里塞菜。有时并不是因为我有多饿,而是奶奶做的家乡菜着实好吃,那香味从舌尖直上心头。直到现在,哪怕光是想起那炊烟袅袅的灶房烟囱,我都能流出哈喇子来。大概基于此,我才对灶房的烟囱如此记忆深刻。

      老屋平日里只有爷爷奶奶住,老人睡不惯床,所以也就前屋盘了炕。前屋炕头的烟囱有一人多高,顺着前屋窗外的墙角爬升而上。烟囱口被常年的浓烟熏得乌黑发亮,裹了厚厚一层黑炭,就像是雪积在了烟囱里被变成了黑脸。

      等到入了冬,爷爷总要拿着竹竿从烟囱顶部往下捅捅,等通了气,再拔开炕门,用炕耙清清炕里的灰,才能烧入冬的第一把柴。上下通透的炕,这火才会烧得旺,炕才会烧得热。整个冬天,炕火不歇,烟囱不停。大冷天,庭院中缸里的水被冻得结结实实,厨房屋檐上悬挂的鱼也挂了几层冰溜子,但屋内炕头准是烧得热乎乎的。推门进屋,满屋子烧得都是麦草的香味。

      除了冬季,其余时间是不烧炕的,烟囱也就闲置了,这正是我探索发现的最佳时机。儿时的我踩个高木櫈,便能瞅见烟囱口。漆黑的烟囱口,仿佛无形的黑洞在吸食我的好奇心,惹得我总想要探一探烟囱里的究竟。有时望得出神,便在烟囱口投以石块,除了听见“咚”的一声,也没见得什么稀奇古怪的玩意出来。如此几下,我就愈发好奇了,终于卯足了劲撸起袖子,伸了手去试探。内壁有些光滑,还有些黏糊糊的,越往下伸,心里便开始毛躁起来,生怕被什么牛鬼蛇神咬住了手,赶忙缩了回来。结果没踩实,摔个够呛,哭哭啼啼非要拆了这破烟囱不可。

      打那以后,我知道烟囱也是有脾气的,随便碰不得,碰了肯定要倒黑霉运,也就没再去满足我那好奇心了。就连爷爷拿着竹竿清灰的时候,我都躲得远远的。后来想起,时常会为我当时的举措笑出声来,原来我那时候惧怕的是那些莫须有的东西。

      烟囱终究只是烟囱,不会闹出什么牛鬼蛇神来,但有一次还真的闹出了稀奇古怪的玩意。

      有一年开春后,庭院上空突然来了股野蜂,乌泱泱一片,甚是吓人。蜂群拖着长尾,像一股龙卷风,在空中盘了几个盘旋,呼啸而下,一头扎进了炕头的烟囱,从此在里面筑了巢、落了脚。奶奶逢人便说蜂在自家烟囱里筑了巢,乡里乡亲听后都觉得稀罕,只听说过蜂在房檐、树杈、悬崖边筑巢的,还没听说过钻了谁家烟囱,于是纷纷跑来一睹为快,大赞这稀罕玩意。

      稀罕的就是宝贝,老两口茶余饭后便来看蜂,还为蜂搭了遮风挡雨的棚子。白天朝烟囱口瞅去,密密麻麻爬满了野蜂,时而起飞,时而降落,即使站近了瞅,也不会招来毒刺。这蜂也是通灵性的,见得家里人悉心照料,并无恶意,想必是认了主了。渐渐地,蜂越聚越多,蜂巢越筑越大,从烟囱口延伸遍了整个炕,显然野蜂成了家蜂,没有了一丝要离开的迹象。躺在炕上,隔了一个炕面,都能听到炕面下蜂的嗡嗡声。到了夜里,人睡了,蜂也就不叫了。蜂大概也睡了吧,真是神奇。奶奶说这是福气,蜂不能驱,所以炕也就没再烧过了。再入冬的时候,爷爷奶奶便搬了屋子。

      跟老屋的联系变少,是从我上了寄宿中学开始的,去外地读书后更是只有一年到头才能回老屋住几日。岁月不饶人,几年下来,我从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出脱成了快成家立业的小伙子,而爷爷奶奶也已经老到再也招架不住老屋的寒冬腊月了。

      前些年,老两口在晚辈的劝说下舍弃了老屋,搬去城里住了,这老屋就此荒废下来了。荒废的这几年里,每年年关我都会回老屋扫舍。前些年回去时,就看见那炕头烟囱里的蜂死的死,伤的伤。今年再回去,蜂就已经没有了。想必这蜂也耐不了老屋的萧瑟,随着老屋一同消沉了。

      今年,我回老屋扫舍,“四九天”的傍晚,屋外冷得出奇,冰碴子冻得到处都是。村里人家的烟囱相继冒起了热浪,各家男女老少开始围坐在热炕上,吃着刚从灶火端出的热饭。

      定了神细瞅,此时老屋的烟囱头上却已布满了杂草,见不得一丝一缕的炊烟,屋内的炕也是冰冰凉的,灰落了一层又一层。整个老屋在四九的寒天里黑漆漆、静悄悄,冻得瑟瑟发抖,没有了半点生气。

      入冬不烧炕,三餐不点灶,烟囱再也吐不出烟来。便知晓,老屋好久都没有人烟了……

      前些日子做梦。梦到大暑时节,天刚下过阵雨,那雨过天晴的乡间小道还未干透。坑坑洼洼的路面上积着斑斑点点的水坑,零星散散地落着枝叶。老屋外的青石板被持久的雨水冲刷地不带一点污浊。铺满青苔的瓦檐此时还滴着水,在房檐下的铁桶里溅起一朵朵水花。我从屋外嬉戏回来,踩着湿透了、沾满泥土、草屑的布鞋,哧溜钻进厨房,反坐在我的靠背椅上,看着爷爷烧火,奶奶做饭,等待我丰盛的晚餐。

      而今,厨房的灶神爷贴了一遍又一遍,可厨房里依旧是冷锅冷灶,听不到低沉的风箱声,也看不到缕缕炊烟顺着墙根的烟囱游走到屋顶,再伴随着低沉的风箱声弥散在整个庭院里。

      老屋烟囱里冒出的柴火味,成了我儿时在乡下独有的味道。再闻到柴火的味道,总能想到我从屋外撒欢回来时老屋弥散着的饭香味,想到寒冬里那滚烫的热炕和烘烤麦草的味道,想到那冒着热浪的、大口大口吐气的烟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