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bv国际体育
  • 厦大青年报总第225期
    发布时间: 2017年08月01日


    《厦大青年》报总第225期

    指导老师:陈怀锋 葛郝锐 王岩芳

    主  编:韵 佳

    副 主 编:吴陶琳

    执行主编:赵 炀

      【头版】

    责任编辑:谢婷婷

    凝固的音乐,石头的史诗

    ——厦大建筑专题

    文/蔡毅芳 包雨恬 谢婷婷

    教授张柠曾经说过:“任何一种建筑,最初都是实用的。它的美学意义是附加的。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实用性和美学之外,它还会产生第三种意义,那就是成为一座城市的精神符号。”伟德bv国际体育自建校以来已走过96载,其精致恢弘的建筑也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成为校园的精神符号之一。它们在风雨中诉说着经年的故事,传承着校园的文化。

    伟德bv国际体育依山傍海,风景优美,从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21年建校至今,先后建成以群贤楼群、建南楼群、芙蓉楼群为代表的“嘉庚风格”建筑群,上世纪80年代后又建成了逸夫楼和克立楼等新建筑。整个校园形成了以嘉庚建筑风格为主导的多组建筑群体,拥有山林、湖水、海滨相结合的自然环境,富有特色。

    我校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绍森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厦大“嘉庚风格”的建筑群有一个标志性的特征是:建筑群呈“一主四从”的布局,由五幢楼组合而成,一栋主楼与四栋从楼以连廊方式的组合成一个整体,而这一特征的代表例子正是校主陈嘉庚当年建造的“群贤楼群”。这一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观”有关系,而基于这一传统文化,厦大的建筑后来一直保持着“一主四从”的风格。新的嘉庚楼群的设计仍沿用厦大“一主四从”的传统群体建筑型制,建筑师理性地分析了传统嘉庚建筑的风格特点,从中汲取营养,同时注意到了艺术倾向的“均质性”,即关照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使整个楼群产生了“有厦大特色,同时又有新意”的效果。而除此之外,厦大传统的嘉庚风格建筑的特点还可以概括为:因地制宜,适应气候,中西兼容。这类建筑不仅受到传统闽南大厝红砖文化的影响,也在创新理念的施行下结合了新的元素。这些特点表现在建筑布局上则是“一字式”建筑:因地制宜,随坡就势,建筑元素既有西洋拱券柱式,又有中国式的坡顶。

    王绍森教授在讲述伟德bv国际体育的建筑历史带给他的印象时提到,伟德bv国际体育老校区的总体特点可以概括为“自由、自然、自律”,同时他按照时间点介绍了厦大三个重要的建筑群:群贤楼群、上弦场及建南楼群、嘉庚楼群。

    建于1921年的群贤楼基本奠定了一主四从的建筑布局,其单体都是条式的,考虑了当地的材料和气候,通风和采光则是通过设计外廊来实现的。1956年建的上弦场(建南楼群),更多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风格,屋顶沿用了闽南大厝的传统屋顶形式,与西洋的柱子相结合。同时,在建南大会堂的建造中也加入了西洋山墙的设计,这也体现了嘉庚建筑最大的特点:开放与结合。即“开放是一种态度,结合是一种能力”,开放和结合这两方面对于现代建筑师也是十分重要的。1999年开始建设的嘉庚楼群延续了建南楼群一主四从的嘉庚建筑风格,有连廊、大台阶、也有拱券,建筑材料则采用了当地的石材。王老师表示,因为建南大会堂是五十年代建造的,而嘉庚楼群建筑中有五十年代没有的高层建筑,所以不能把中国传统的屋顶放在高层的屋顶上。“在这里还要考虑高层与多层的关系、高层与低层、群楼的关系。”他说道。此外,嘉庚楼群有厦大校园里的最高的一栋楼——颂恩楼。以这一栋高楼将不同时期的厦大建筑风格都统一了起来。

    王老师和厦大建筑的故事还在延续。他和建筑系主任黄仁教授参与了嘉庚楼群的建造,加入了图书馆的改造,还亲自设计了文庆亭。原本的图书馆是早期的现代主义式建筑,缺乏地域特色。王老师介绍道:“我们之所以改造图书馆而不修建新图书馆,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在厦大图书馆的知识海洋中看厦大的发展历史,如果只是一味地投入金钱拆毁再重建一个没有历史韵味的、只是由冰冷的瓷砖水泥构成的建筑并不能实现这个目的。”在他看来,未来建筑师、青年人所应做的正是尊重历史、关注文化。而文庆亭是王老师亲手画设计稿的建筑,屋顶的一个五圆重顶表达了他对学贯中西的林文庆先生的赞美。

    我校人文学院副教授刘家军认为:嘉庚楼群是中西结合和爱国的体现。嘉庚楼群上层琉璃瓦斗笠式的屋顶和下层西方特点的廊柱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结合。伟德bv国际体育的建筑中蕴含着朴素的实用思想,有历史的传承。中国建筑注重的是宽度,而非高度,这可以从《易经》中的“地势坤”得到实证,即“厚德载物”的思想。我校的嘉庚建筑的“一主四从”的特点也是如此,不追求高度,而是追求尽可能覆盖更多的土地面积。

    每个建筑都将内在与外在完美地结合了起来,许多建筑背后都有其深刻的含义。博学楼的“博学”二字来源于《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于厦大学子来说,博学就是刚进入大学,进行厚基础、宽口径的学习,然后找到自己擅长的、热爱的专业方向;询问他人的看法,慎重地思考,明辨自己的学业方向后作出选择;最后笃行,忠贞不二、始终坚持自己的方向。

    陈嘉庚先生说:“每个民族都有它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性的建筑艺术,强同于异族而抹杀自己民族的建筑文化艺术,是没有国性的。”伟德bv国际体育整体的建筑风格均是中西结合,不仅吸纳了西方文化,也凸显了中国建筑的文化独特性。这也进一步说明了除了开放结合外,尊重历史也是需要强调的,所有的建筑都只有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我们不仅要建高楼,也要顾历史。作为伟德bv国际体育的一份子,我们在欣赏母校雄伟建筑的同时,更要加深对伟德bv国际体育建筑物的了解,将背后代代相传的嘉庚精神发扬光大。

      

    耀耀灯塔,领我归航

    ——浅谈媒体对青年的指引作用

    文/张佳滢 吴珊

    初夏之时,微风恰拂亭亭灌木,芙蓉湖畔草木葳蕤,转眼又是一年青年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53日视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所强调的:“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顾往昔,1919年的“新青年”们在当时的报刊媒体之新思想的引导下奋勇抗争、为国呼告的壮举仍在眼前;而今,媒体同样对青年群体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公众传媒在日益泛化的同时,也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当下青年。因此,我们以校园媒体为切入点,通过采访校园中的青年,探究媒体对于当代青年的指引作用。欲观媒体对青年之引导作用,则必须溯其发端,故而我们决定从身边的青年媒体人说起,探寻当代媒体对于青年的影响。

    论及传媒,校园媒体是和同学们的生活最为接近的,而校园媒体中,我们最为熟知的,正是传统的纸媒。2015级公共卫生学院的吴筱琼同学在伟德bv国际体育团委青年媒体中心翔安分中心任报刊编辑部部长一职,参与《厦大青年》报的制作已经将近两年了,厦大青年报对她影响深刻,在她看来,相较于当下盛行的新媒体,纸媒虽然在影响力方面有所不及,但就可信度而言,纸媒往往“经负责老师层层审核”,对待事实的态度严谨客观,更容易对青年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而论及当下新兴的网络新媒体时,负责厦大“青春飞翔”公众号运营的2015级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徐静同学则说道:“校园媒体对我的生活影响很大,因为处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接收校园讯息,及时了解校园动态。”然而她认为,校园媒体对于青年们的影响还是局限于简单的信息获取,而在宣传教育的领域则有着明显的不足。而要真正地引导青年、助力其树立健全的人格,如今的校园媒体仍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

    当我们见到厦大《墨乡》杂志主编、同时负责“厦大墨乡”公众号运营的2015级人文学院杨枝净水时,她对于当下校园媒体的看法同样是流于服务性,而真正的引导作用则不甚明显,同时她认为,虽然网络媒体在当下有着前所未有的广度,但这种广度很大程度上依靠着“投票”、“抽奖”、“优惠”等资本运作的方式,这样的一种媒体运作方式是泛化而缺乏深度的,虽然能在一时之间扩大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但就长久的运营来说缺乏独立的架构与充实的思考空间,能带来休闲娱乐的体验,却不能引导青年阐发对于人生的思考。

    引导性的缺乏一方面是由于当下校园媒体机构所面临的尴尬处境,正如吴筱琼同学在制作《厦大青年》报的过程中,发现制作部门中存在着制作人手不足、专业性不强,知名度不高等诸多问题,而这也往往是当下纸媒的普遍困境。就新媒体而言,徐静所带领的团队同样面临着相似的困境:专业技术型人手严重欠缺,同时部分同学责任心不强,在制作的过程中容易半途而废。

    另一个导致缺乏引导性的原因则是欠缺深度的报道,校园媒体的服务性未能与校园动态紧密结合。如2016级人文学院的王同学所言,当下的校园媒体虽多,但具有深度的报道很少,校园公众号上面的报道往往属于“告知式”的,只概述事件的经过与结果,而没有深入的分析,流于泛泛而谈的境地,难以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在杨枝净水同学看来,当下校园媒体的功能存在同质化的现象,类似于查询成绩考场功能,很多校园媒体都可以满足,但像申请海报位这样的功能,众多的校园公众号和官网中都没有提供。

    校园媒体在未来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这种引导力的不足终究是可改变的。吴筱琼同学认为,好的校园媒体应该与同学的生活息息相关,站在同学的立场上,提供优质的讯息服务。只有以这种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群体的方式,才能使校园媒体的关注度增强、引导能力提高;同时徐静认为团队合作是媒体宣传的核心。“一个校园媒体从上至下,需要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一群专业技能强的制作团队,同时还要能产出新的创意,作品要能反映具体问题、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唯有以优秀的团队集结富有创意的思想,并以创意思想扩展当下校园媒体深度与影响力,媒体对于青年的引导能力才能不断增强。

    除了通过采访媒体负责人来对当下校园媒体影响力的轮廓进行勾画外,我们同样通过与普通学生的交流,站在校园传媒“受众”的视角对当下校园媒体的影响力进行评估。2016级航空航天学院的张景隆同学较少接触校园媒体的宣传,他对校园媒体发布的学科竞赛、趣味活动以及学习方面的资源比较感兴趣。“这些校园媒体可信度较高,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较大,但缺乏‘干货’,创新力不足”。对于校园媒体的现状并不十分满意,只有“既能满足学习生活的便利,又能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的校园媒体,才能不断扩大影响力,受到学生群体的欢迎。

    与张景隆同学不同,2015级软件学院的吴同学认为当下的校园媒体存在着影响力缺乏的问题,他常常关注学校内的各个学院官网和微信公众平台,仅限于通过校园媒体查看公告、了解信息,“只有需要用的时候才会想到”是吴同学和当下许多青年学生对于校园媒体的普遍观感,折射了当下的的校园媒体对于受众——广大的学生群体来说,在信息服务以外其他功能的缺乏。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当下的微信公众号往往以各种形式的投票来增加关注度,通过“拉票”的方式得到的关注不但是虚浮的,而且会引起不公平竞争,这是当下的网络媒体平台普遍存在的现象。

    当下的校园媒体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影响力,但同时我们也该洞见其存在不够深入、功能泛化、停留在“信息服务”层面的弊端。如何在校园媒体的宣传中传播正能量,从而指导青少年砥砺前行仍然是当下的校园媒体所面临的问题。唯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将时下的热点同校园生活深刻地结合,才能使得校园媒体如灯塔般,熠熠生辉,指引广大青年的心灵归航,形成广泛而正面的导向,形成健全、独立、高尚的人格。

      

    【二版】焦点专访

    责任编辑:丁莉

    光影中的凤凰花

    文/丁莉 方佼娜

    “又到凤凰花朵开放的时候,想起某个好久不见的朋友……”

    六月,随着熟悉的旋律轻轻响起,又是一年毕业季。凤凰花开,迎来送往,一季一季的轮回中包含着多少的离情别绪。细数厦园时光,总有几场似凤凰花般绚丽的回忆,而对新闻传播学院的洪强老师来说,凤凰花更是有着不一样的寓意。

    对于厦大学子来说,凤凰花影社并不陌生,它从20129月成立至今已有五个年头,从最初以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为主到现如今吸纳各院系热爱电影的同学,从自己“拍着玩儿”的小社团到举办两岸大学生华语影像联展暨凤凰花季毕业影展……影社的迅速成长,离不开社员们的努力,更离不开洪强老师的指导。点开新闻传播学院的官网,洪强老师的介绍仅有寥寥几字,“洪强,工程师,新闻传播实验中心”。而在影社成员和同学的眼里,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梦想家、实干家和播种家,永远执着而又饱含着热爱地守护着那光影里的凤凰花。

    梦想家

    不善言辞是同学们对洪强老师的平日里的第一印象,但当谈起拍摄、电影时,他又俨然是一位演讲者与梦想家,从电影的历史到电影的未来,从台词到镜头,从色彩到内容,从技术到技巧……每一部影片都渗透着老师自己的感悟,并想分享给同样热爱影视作品的同学。

    新闻传播学院的实验楼二楼,一个容纳三十人的小影厅,每天下午七点都有不同院系的同学来到这里,奔赴一场光影的盛宴。这是洪强老师组织的观影活动,这样的活动小学期也不例外。观影结束后,洪强老师会组织大家一起就影片展开讨论,内容方向不限,最重要是启发同学们的思考,激发同学们对影视的兴趣,“多花点时间和学生在一起,让同学们真正喜欢上视听作品”。2016级新闻传播学院刘孝文同学也参与过观影后的讨论,并对此深有感悟,他认为洪强老师“在影视作品的鉴赏上,还具有相当的研究,我和洪强老师交流过大鱼海棠和爱乐之城。发现他的眼光并不仅仅局限在现有的一些观点,还会由表及里,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有时观影同学较多,对影片讨论激烈时,洪强老师还会在影社的微信群里总结当天的讨论成果,并鼓励更多的同学前来参与观影和讨论。小小的影厅,最多容纳三十人,每天来观影的人数几人到三十人不等,来自不同的学院年级,但当大家因为同一个理由——热爱影片。当他们坐在一起,为一帧帧的光影浮动而热泪盈眶时,每个人仿佛都是被梦想眷顾的。

    实干家

    对电影的执着与严谨,是洪强老师给同学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洪强老师很尊重电影,我很敬佩他在观影时一定要把门关得一丝光都不透进来的严谨”,2016级新闻传播学院王若昀在回忆洪强老师时说道。“他是一个用生命热爱电影,指导我们拍电影,眼界很开阔,思想很深刻的老师”,凤凰花影社的成员黄丹亭同学对此也深有感触。正是对待电影的严谨,在同学们心中树立了“劳模”的形象,“洪强老师很敬业认真,是一个劳模。他对每一件事都非常认真去做,真的很让我们服气。印象里很多都是他认真教学、认真工作、认真教我们东西的样子。”2016级新闻传播学院潘文青同学说道。

    这份执着与严谨,也体现在实践中。“实践”是洪强老师说得最多的两个字。无论是学院的学科通修——媒体技术基础,还是影社的活动,洪强老师总让同学们拿着器材“走出去”,多尝试着拍一拍,从实践中获得提升。“上媒体技术基础课的时候老师会让我们多实践,把学院的器材提供给我们。在影社的时候他也很注重实践,还会给我们很多资源让我们学习。”黄丹亭同学是影社的一名成员,也是一名热爱电影、参与拍摄、常去观影的人,在她看来:凤凰花影社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洪强老师给予了她大量的帮助。拍摄的第一阶段是老师指导剧本,洪强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吐槽剧本。开拍后洪强老师指导,“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次拍到生无可恋了,洪强老师说,很多东西只有实践中才能学到,要在片场留意各个岗位的人都在纠结什么,尽量在片场学习,并且讲了一些实战经验。当时有种被治愈的感觉,感觉满血复活可以继续拍下去了。”整个过程同学们都受益匪浅,收获了很多技能。

    洪强老师对工作的认真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学院官网上的个人介绍,他只有一个工程师的头衔,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介绍,显得特别简单。但其实洪强老师每年带出很多优秀的学生小组,在各种赛事上获过很多奖项。而看他的个人简介,他真的很低调。我觉得他是那种潜心工作不为名为利的老师。”这位光影中的实干家,把他的身影深深地刻进了每一位光顾过小影院的同学心中。

    播种家

    “每年都有一些院校的同学拿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影展,可以看得出他们对电影的热情,可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指导,这是非常可惜的,希望影社能为热爱电影的同学提供一个平台”,2016年凤凰花影社纳新时洪强老师说道。

    每年凤凰花影展,都有很多厦大学子的作品,这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影社成员潘文青认为老师的指导很重要,“大家一起完成一部作品的感觉非常棒!在完整的影视制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而后期洪强老师和迟月利老师会给我们反馈,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我记得洪强老师曾经给我们每个组安排作业反馈,特地把每个组约出来,一个一个镜头地去讲评,真的受益匪浅”。在影社成员的眼中,凤凰花是一个有趣、温暖的大家庭,不止可以学到很多技能,还可以结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毕竟一起深夜拍摄、剪辑,几天几夜都在一起为一部影片而努力,这样的经历不会很多”。

    谈及影社的发展,洪强老师想“慢下来”。在影社建立初期,同学们在拍摄方面毫无经验,而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影社的一些同学已经取得了较高的奖项,也有作品可以参加凤凰花影展等大型大学生影视交流项目,但正因如此,“同学们的目标感缺失,对后来加入影社同学创作的吸引力会减弱”。洪强老师认为“兴趣是创作的动力”,凤凰花影社的成立,是同学们因为兴趣走到一起,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如果大家对影片的兴趣不够,很容易放弃。这也是组织观影活动的目的之一:希望同学们对电影、创作永葆热情。

    洪强老师对影片的执着与认真打动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学,也鼓励更多的同学实现自己的梦想。那光影中的凤凰花,一定会在未来愈加灿烂。

      

    走进“嘉庚号”

    文/蒋白珏 吴筱琼

    58日,我校海洋科考船“嘉庚号”正式下水。这是国内第一艘在国外方案设计基础上、国内进行消化吸收转化后详细设计,并由国内建造的大型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也是一艘我校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谈及“嘉庚号”的命名,校长朱崇实表示,以“嘉庚号”命名科考船,既是伟德bv国际体育对校主陈嘉庚先生创办厦大、泽被万代的感恩缅怀,也期望这座“海上厦大”将嘉庚精神传播至世界各地。

    伟德bv国际体育因海而生,伴海而长,是中国距离大海最近的一所大学,拥有开展海洋科学研究的独特区位优势。而早在校主陈嘉庚先生创校之初,就对厦大海洋学科寄予热切希望,1946年厦大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海洋学系,成为我国海洋学科的发祥地。海洋科考船作为海洋探测与研究的重要平台,不仅是海洋科研能力建设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还是提升海洋学科教育与研究实力的重要支撑。“今天,‘嘉庚号’顺利下水,终于圆了数代厦大人的梦想!”这铿锵有力的声音亦是无数厦大人的心声。

    相较于已有的海洋二号科考船,“嘉庚号”的各方面参数及设施设备都有很多重大改进与创新。其船身长77.7米,船宽16.24米,设计吃水5.2米,满载排水量约3450吨,经济航速11节,最大航速大于14节,续航力达到10000海里,自持力达50天,可容纳50多人在船上进行科考、实验。“嘉庚号”采用全电力静音推进,在进行海洋观测时动力定位精度高,设备收放、操控能力突出,并配备高性能声学探测设备,可开展水文、化学、生物、地质地球物理、大气和相关交叉学科的实时、同步观测和现场科学实验研究,同时支持远程信息高速传输。

    “嘉庚号”的船型设计理念和水平不仅可以比肩国际最先进的同类科考船,并实现了多项国内技术创新,具有“洁净、安静、通用、绿色”等特色。设计者们大胆创新,使嘉庚号在国内科考船领域留下了多个第一次,尤其是:我国首次尝试由国外初步设计、国内转化详细设计并建造的科考船;首艘具备洁净采样、操作、分析能力的科考船;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升降鳍上设置走航超洁净(痕量金属无沾污)海水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的科考船;首次在全部科考工作空间(甲板和实验室)遍布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的科考船工作甲板系固体系的科考船。“嘉庚号”方便的科考设备与灵活布置的装备,真正实现了通用性。

    “嘉庚号先进的地方不只如此,船上还有各个不同专业的专门研究室以及相应的设备,同时紧密结合了厦大的学科特色,船上的实验室以化学、生物方向为主,采样装备先进,具有很强的硬实力。同时,一些特色的人性化的设计也受到了前往参观的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就船本身而言,功能丰富,除满足实验需求外,船上还配有会议室、餐厅、KTV、健身房、洗衣房,每间宿舍均配有电话和电视机,尤其是具有无线网络,要知道到了海上手机是没有信号的,船上的网络尤为重要。正如海洋与地球学院2013级袁忠伟同学所说:“嘉庚号上许多新奇的设计,特别是一些设计的细节处理得特别好,这点十分打动我。”

    嘉庚号的圆满扬帆,为海洋科学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训和海洋现场调查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设施平台。海洋科学是一个综合学科,里面包含的内容多,之间的联系也比较紧密,嘉庚号把这些学科综合起来,方便学生出海实习,做科研。“‘嘉庚号’有着不同专业的实验室,可以把采集到的水样分到各个实验室去研究不同的性质,比如研究化学、生物、物理等各个方面的性质。” 海洋与地球学院2015级张天同学说道。同时,相较于海洋二号的作业区域受限,只能在厦门附近海域进行作业的困境,“嘉庚号”为学生远洋航行与研究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及时解决了这一难题。除此之外,嘉庚号对其他学院的同学也有很大帮助,正如海洋与地球学院袁忠伟同学所说:环境生态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部分课题组也可在船上进行实验,以及做机械设计的同学(如滑翔机、水下机器人等)也可进行搭载测试。

    袁忠伟同学是一名登上嘉庚号近距离观看的幸运儿之一,他说:“图文上介绍的‘嘉庚号’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各种设备都显得十分先进,现场观看以后更能深刻体会到这种感觉。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他的心里,“嘉庚号是厦大的标志和骄傲。作为厦大的学子,他感到由衷的自信和自豪。

    “嘉庚号”顺利下水,圆了数代厦大人的梦想,对我校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有所助益。正如公共卫生学院辅导员赵煜说:这艘科考船对我们厦大海洋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有利于我们探索海洋的奥秘。它不仅体现了厦大对海洋科学探索的雄心,更提升了厦大对海洋学科研究的信心。作为厦大人,当时的心情是无比激动的,同时也感到由衷的骄傲!

    海洋与地球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国强谈道,“嘉庚号”的建成对学院的科研、教学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帮助,它的建设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嘉庚号”凝聚着几代海洋人的梦想,承载着几代海洋人的心愿。海洋与地球学院的学生们的出海乘坐船,从前是乘坐木头材质的“海洋一号”,然后是到较为先进的“海洋二号”,现在还可以乘坐条件更优越的“嘉庚号”,海洋视野发展的越来越好。陈老师对此境况感到十分欣慰,对“嘉庚号”的应用前景充满期待。

    嘉庚号的诞生,集厦大全校之力,满载着厦大历史、嘉庚精神和海洋强国的伟大梦想。嘉庚号的建成,对我校海洋学科建设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助力伟德bv国际体育乃至世界海洋科研教育向前发展,更肩负着弘扬中华文化、新时期建设海洋强国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光荣使命。

      

    【三版】观察评论

    责任编辑:陈暖

    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应如何看待

    文/丁莉 吴珊 陈暖

    人言可畏,自古有之。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网络舆论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一个个爆热的话题、一场场意外的反转、一次次舆论的征伐……每次的热点仿佛都能刺痛社会的要害,引发声势浩大的舆论战争。人们也忙于奔走在各个热点话题,待热度退却,真相浮现,人烟已散。

    2016年牛津词典年度英文关键词为后真相Post-truth)。根据牛津出版社的解释, “后真相是指“情绪和个人理念影响公众意见,而事实真相反而无足轻重的氛围”。传播学认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受众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发现、处理信息。在这场革命性的飞跃中,先行的不是事实,而是观点。

    细数过去一年发生的社会热点,就会发现在事实真相浮出水面之前,“表立场”“站队”却先行占领了舆论的高地。前日的老虎咬人事件中,应当归咎于 “园方考虑不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还是因为“游客没有遵守规则”,这些观点于民众的重要性,要远高于事件本身。罗一笑事件中,舆论的主流从同情到愤怒谴责,无谓是迟到的真相给了先行观点一记响亮的耳光。而在大部分的事件中,真相都没能赶上已然根深蒂固的观点,比如清华美女教授颜宁留职海外的事件,最初所谓“清华才女颜宁教授为何负气出走普林斯顿”的点击量是十万多,而迟来的澄清文章阅读量仅有两万左右。有时符合人们预期的舆论并非事实,而待到事实浮现,却很少再有人去关注。这也正印证了传播学上的观点:受众使用传播媒介的目的是满足自身需要。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传播已呈现东冲西决之势,不仅迅猛,而且难以辨别真假。更令人担忧的是身处其中的人们浑然不知,犹如舆论在情绪的漩涡中跳舞,而真相却在理性的岸边望而却步。

    身处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青年又是如何在舆论的洪流中自处的呢?为此《厦大青年》报面向全校同学发放了关于“大学生对热点事件关注及参与度调查”的问卷,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00份。大部分同学都通过空间、微博、微信、知乎、手机新闻推送等形式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了持续的关注并参与到讨论当中,关注的内容主要为时政、文化、明星等。有趣的是,面对网络舆论能否代表民意这个问题时,认为“大部分能够代表”和“少部分能够代表”的同学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前者的数量略高于后者。没有一位同学认为舆论能够完全代表民意,同时也仅有5%的同学认为舆论完全不能代表民意,这说明虽然网络舆论来势汹汹,但同学们的观点并没有那么绝对。尽管问卷表明同学们对舆论的认可度不高,可参与时事议论的同学却在少数。根据问卷,仅有8%的同学经常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而近三成的同学从不在网络中发表任何言论,其余同学也只是偶尔在网络中表明观点,然而高达93%的同学都认为大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到网络舆论中去。当问及为什么不加入网络讨论时,半数的同学认为网络舆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信息误导和缺少规范。这也说明,当观点比事实更重要时,舆论就像失控的列车,无法容纳不同的声音,载着满车的片面观点和沉默的大多数风掣雷行。

    人文学院2016级的冯同学表示,网络中多数的舆论都是情绪的产物,人们接收的很多,思考得却很少,新媒体的言论自由并没有增强每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很容易被影响,同时成为“情绪传播者”的一部分,将真相阻挡在外。谈及为何很少参与网络讨论时,他提到了“网络暴力”一词。作为舆论的附属品,“网络暴力”是不可忽视的存在。遇见相悖的观点或“站队”,“网络暴力”便随之出现,带来了时而掺杂污言秽语的口水战表演。那一条条评论看似振振有词,却也只是在为自我无处安放的情绪寻找出口。

    面对这样的现状,大学生群体又应该如何自处呢?对此,新闻传播学院的佘老师做出了回答。关于对“后真相时代”的看法,老师这样说道:“人群是复杂多变的。人们会发泄情感,有更多的情感表达,如果恰好有一些社会事件给人们较大的触动,人们就会以此为出发点,宣泄自我情绪,由此形成偏离真相的舆论。”在她看来,舆论的传播十分迅速,澄清却慢于当初的舆论热议。大家更多时候只是在于发泄情感,而并非真正关注真相。这和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人们的焦虑心理是离不开的。就好像马克·吐温笔下的话: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走遍半个世界。

    舆论是多样的,是把双刃剑,不能一概而论,有的需要个别对待。互联网使人们的思想交流更加便捷,给人们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但关键在于个人是如何使用的,虽然会有谣言,但辟谣也很快。正如游泳也是在边呛水,边学习。“(但)舆论对现实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新闻应当推动制度的变化,而非只是个案的传播讨论,哪怕娱乐事件也应当去促进娱乐业的架构改变。”佘老师讲道。谈及大学生如何在“后真相时代”自处时,老师认为大学生的一些讨论还是有建设性的,但不要受到感情的支配,一定要观察清楚再去判断,多渠道获得信息。不去转发未经确认的消息,判断真假以后再去下结论,不要太激进,避免谣传,真相一定会浮现,要进行多方的佐证。同时,大学生应当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了解媒介的特点,知道信息如何传播,避开其中的陷阱。有自己的判断力,不随意跟风。

    当观点先于事实占据舆论的制高点,情感的发泄胜过对真相的探求。人们不仅会在一味情绪洪流中迷失自我,更会导致社会的畸形发展。作为年轻的一辈,更需要在情绪占据上风时不忘自己的理智,观点形成不忘对真相的探索。做一个理性讨论的传播者,而不是情绪无处安放的发泄者。

      

    校园名片之学生外联

    文/田诗雨 丁莉

    外联,即对外联系,是学生向社会组织寻求资源的重要手段。外联部作为学生机构与社团中不可或缺的部门,在各种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学生外联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学生会外联部在主席团的领导下主要以拓宽院、校际交流工作为主题,以增进校企合作关系为工作重点,向外展示学校学生的真我风采,努力提高学生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寻求合作机会,为学生会各项活动筹集资金,对学生会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外联部担负着学生会对外交流联络的工作,是学生会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是联系社会与学校的桥梁。所以外联部不仅是为学生活动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同时也考验着学生与外界打交道和交流的能力,而且代表着学生机构、社团甚至学校的形象,这些无一不体现了外联的重要性。

    看似有趣的外联,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事外联工作的同学们在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时,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过挫折,他们有过惊喜,有过感动,也有过低落与彷徨。在学生外联工作中,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体验与故事。新闻传播学院2016级的刘桂超同学分享了他和房地产商交流沟通的经历:“他们提出公司有自己的公益项目,学校的公益活动他们不是主办方,并且认为同学们在学校为公司办的宣传活动效果不佳,但还是给了我们很多的鼓励和支持。”法学院2016级的时典同学对她自己获得的第一笔支持款项印象深刻:“虽然只是获得了个人名义资助的50元钱,但这让我觉得有陌生人的支持,自己做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外联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会和学生活动寻求支持,这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没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和高明的交涉手段,是很难做好的。在学生阶段就与社会组织交涉洽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困难。刘桂超同学表示,学生的身份与社会人士不同,在读学生容易给人“不如社会人士成熟可靠”的印象,很多商家认为学生经验不足难以信任,这给学生外联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但正是因为有重重困难,在克服它们的过程中也能成长很多,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从事外联工作的同学们普遍认为,他们在外联工作中的最大收获就是学会了沟通的技巧。“沟通时要灵活应对,知道对方的需求,对症下药,而不是盲目推销自己。在一分钟内让一个初次见面的商家理解你,不只是语气语速和勇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沟通的技巧。”此外,刘桂超同学还提到了外联工作中坚持的重要性,他认识到真正要努力去做一件事情是不容易的,外联工作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有一次为了寻求支持打了两百多个电话,但直接拒绝的就达到半数以上,就算在这样的挫折下还是要继续努力。”参与外联工作可以锻炼人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所以说外联工作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锻炼平台,是大社会与小社会的沟通纽带。

    此外,外联不仅仅是一个寻求社会资源支持的群体,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学生会、社团乃至伟德bv国际体育的形象。因此外联的同学工作中都很注重培养个人素质,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希望树立起诚实守信、精练能干的形象,发挥好对外窗口的作用。

    外联部在学生会、社团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厦大的学生外联群体,正在一步一步地成长着。外联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外联工作中积累的社交经验,都将是他们以后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也终将形成一段珍贵的回忆。

      

    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谢婷婷 陈暖 吴筱琼

    杨柳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春意渐满,校园里林木葱茏,绿意盎然。而比这绿意更加富有朝气的是穿梭在校园里亮眼的红色的身影。他们在偌大的校园里来来往往,帮助来往的游客和同学,温和亲切的面容彰显着厦大人的文明和善——他们便是厦大服务站志愿者。

    志愿活动不仅需要志愿者投入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不为任何物质报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他人提供帮助。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促使厦大校园里的志愿者积极投身到服务站的志愿活动里来呢?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级的王同学参加过15次服务站志愿活动,可谓是“经验丰富”。他平日喜欢帮助别人,就利用空余时间多参加了一些志愿活动。而经济学院2016级的汪同学虽然只做过一次服务站志愿者,但同样认为志愿活动很有意义。

    参与志愿活动中,是一种奉献自我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人也会收获相应的充实感和成就感。在谈到做志愿者期间的感受时,汪同学说道:“我觉得虽然当志愿者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切身感受到了身为厦大学子的光荣,因此也很快乐的。”王同学笑称自己感觉很好,他认为当志愿者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收获帮助他人的快乐,也能够积累工时,完成学业要求。从事志愿活动会占用课余时间,牺牲一些娱乐活动,需要志愿者平衡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课余时间参与到活动中来,医学院 2015级的吴同学仍然认为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权衡之下,她认为牺牲一定的课余时间是值得的。

    伟德bv国际体育作为中国最美校园之一,前来游玩的民众络绎不绝。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希望一睹厦大校园的风采。但由于近几年来人们的对于精神文化需求日渐增长,前来参观厦大的游客数量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对教学秩序造成了影响。同时,游客群体规模的庞大也为校园的服务站志愿者带来了一些工作上的难题和挑战。

    人文学院2016级的吕同学就指出:“来芙蓉隧道参观的游客太多了,还有一些游客在超市门口乱扔垃圾。”而这些问题都给志愿者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吕同学表示经常有游客希望他们能够带着自己逛校园,但由于游客数量众多,志愿者常常无暇顾及每位游客。王同学也对游客的问题怀有同感,芙蓉隧道因其与众不同的涂鸦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但同时芙蓉隧道是通往学生公寓的重要通道,来来往往的游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通,这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困扰。而忙碌在隧道的厦大志愿者的身影,给了同学们安全感和信任感。当被问到是否愿意继续从事志愿者活动时,三位同学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只是希望前来的的游客有一天能够重视到学校的文化价值,而非单纯地把校园当做一个旅游景点。

    反观志愿者,这些工作在服务站的志愿者们在他人眼里又是怎样的呢?吴同学从事的是每周出两次黑板报的志愿活动。每次出黑板报,她总是被蚊子咬得满腿包。不过她仍然感到很欣慰,因为同学们对于她这个志愿服务的评价很高,黑板报内容的及时更新能使得同学们及时获得信息,这让吴同学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但志愿者们也有需要反思的地方,正如吴同学所指出的,“如果是真心想做志愿者的人,一定是认真完成工作的;但是如果单纯为了工时而参加活动,很多人态度就会不端正,不好好工作。志愿者应该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不能有这种马马虎虎的态度”。的确,参与志愿活动,应当认真端正地完成任务,负起责任,不管最初是出于功利还是非功利的目的参与到志愿活动中来,认真工作都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表现。

    伟德bv国际体育志愿者在自己的岗位上维护着学校的秩序,引导来来往往的游客,为游客也为同学们提供最便利的服务和帮助。他们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校园精神文明的载体之一。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志愿活动中来,在实践和反思中使志愿工作不断取得进步,共同促进美好校园的建设。

      

    【四版】文化互动

    责任编辑:申欣钰

    校园辞典大赛:绽放吧,思维的火花!

    文/曾侃 张佳滢 丁莉

    前日,第十四届校园辞典大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全校二十多个学院的755名选手历经初赛、复赛、决赛三轮鏖战,角逐不休。是什么样的魅力使校园辞典大赛得以延续十四年,成为一个独特的品牌文化?这其中所蕴含的经久不衰的精神是什么呢?在比赛进行的过程中,举办者和参赛者又各有着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呢?在比赛结束后,主办者、参与者与旁观者又都有怎样的收获与感想呢?从创办到比赛,让我们一起走进校园词典大赛的世界。

    赛场勇士,愿为荣耀拼尽全力

    经济学院的2016级本科生李文涛同学,是参赛队伍“见素抱朴队”的队长,他率领该队荣获团体组一等奖。此外崭露头角的还有化学化工学院的2015级本科生刘林赫同学,他在大赛中荣获了个人赛冠军。

    谈及为什么会参加此次活动,李同学谦虚地回答道:“因为看到了海报的宣传,在此之前就对这种形式的活动很感兴趣,另外我还经常看《一站到底》等节目。但因为觉得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广,所以找了其他两个小伙伴”。刘林赫同学也认为这个活动很有意思,是一个挑战自我的平台。“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我喜欢的人在人文学院,所以关注了人文的活动。”他不忘幽默地补充道。当谈及比赛过程时,在决赛中41成功翻盘逆袭的刘林赫同学表示,竞争特别激烈,大家都很优秀,自己能赢也有运气的成分。在比赛之后,每个人都会有或大或小的感悟,李文涛同学说:“通过这次的活动,自己对该种形式的活动有了更大的兴趣,打算继续努力,走向更大的舞台。辞典大赛活动的门槛低,趣味性大,希望学弟学妹们多参加这类的活动,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又可以培养自信。”

    幕后绿叶,甘为比赛保驾护航

    在观众享受精彩纷呈的比赛过程,选手奋力拼搏,夺取荣耀的同时,在幕后默默筹划奉献的策划者们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活动宣传组的同学在寒假之前就有了想法,在三月份左右形成初步草案,从正式开始筹备到比赛结束,大概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试题组的同学也在三月份就策划,一直到比赛结束,前后也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问及在筹备过程中都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时,人文学院组织部部长、辞典大赛总策划韦玮同学总结道:“总体来说,整个过程中困难挺多的:经费不足、场地冲突、理科题筹备不足……其实最难的是人手不够。”他表示,这次比赛的主要承办部门是学院组织部,总共十一名部员,其中三人因为一些其他原因未能参加——只有八个人完全地参与其中。“这次比赛的规模比以往都稍大,而我们都尽力想把它做好。有个小细节就是,每一场比赛结果我们都会发短信通知到每一位参赛者。尤其在初赛中,八个干事加上部长副部十个人左右需要向755个参赛者负责,压力可想而知。”韦玮说道。历经千辛万苦,比赛终于有声有色的办了起来。

    不忘初心,心系大赛文化传承

    谈及办赛的目的,韦玮同学解释道:“办比赛的初衷,其实就是想在学生会里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我们希望自己的活动是真正能够让同学们喜欢并且乐于参与的,那样才是真正属于学生的活动。”辞典大赛试题组负责人孙嘉悦则表示,辞典大赛的活动可以为同学们提供生动有趣的校园文化知识、生活百科知识,号召同学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再就是延续辞典大赛的传统,这个活动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四届,希望这一活动在自己手中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继续办下去。在组织者之一的黄琪玥同学看来,这次大赛基本符合了他们的预期。“我们预想的是,将这次比赛打造成一个知识与欢乐的双重盛宴。单从选手们热情参与的反应来看,我们很大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黄琪玥同学说道,“但就我个人而言,虽然收获颇丰,却仍有遗憾,因为现场略显混乱。”韦玮同学则有他个人的理解。“其实打心底里,我们对决赛并不是非常满意,觉得有许多漏洞和不足本来是应该避免的。不过我觉得我们已经很棒啦,当前的不足都会成为未来的借鉴,我相信明年以及以后的辞典大赛会越来越好——必须的!”韦玮说道。

    团结一心,共同开拓继往开来

    比赛最终圆满落下帷幕,尽管每个人的收获不尽相同,但大家还是不谋而合地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和大家一起熬过的夜和留下的汗水。他们看来,每个人都为这次比赛付出了很多,他们将大把的精力和时间投在里面。能和伙伴们一起通过团队合作,齐心协力向着同一目标努力,同时还锻炼了自身能力,或许这些正是一个大规模的活动真正能带给我们的。此外,孙嘉悦还补充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初赛的时候,因为与博士生考试的时间冲突,借不到南强二的教室,只能借海韵教学楼的教室,但是即使路程比较远,时间也比较晚(考虑到不想与参赛同学的课程时间冲突),也还是有许多同学来参加我们的初试,从中我还收获到了一份感动。”

    黄琪玥认为,这次比赛最大的优点就是开创性强。“我们突破了往年模式的桎梏,使比赛的形式更多样、环节更灵活,而在题目的选择上,我们也力图增加趣味性——事实证明,这些优点都吸引了更多的参赛选手。” 黄琪玥介绍道,“但缺憾仍是存在的,由于经验不足,对于突发情况没有及时意料到,在策划里,我们对于很多细节考虑不周,规划不足,最终没能完美地呈现我们的策划。”韦玮表示,这次比赛最大的优点,个人认为在于赛制和宣传的创新。本次比赛赛制是部门经过多次探讨研究制定的,力求兼具创意和公平,在比赛中也取得了较好的反响。缺憾在于前期筹备不充分,导致在活动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漏洞,导致工作人员也相当疲惫。但这些问题在明年的比赛中我们都会尽量改进,为大家带来一个更加精彩的辞典大赛。

    视听盛宴,活动精神星火相传

    “整场比赛形式很丰富,让人眼前一亮,选手们都很有魅力,展现了高涨的热情,带动观众参与其中,勾起求知的欲望。”一位观众这样说道。在一场比赛的背后,有选手们拼搏的热情,有举办方辛劳的付出。每个有历史的活动都在传承一种精神,值得大家去敬佩,去追寻。在这里笔者希望辞典大赛这个活动可以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成为伟德bv国际体育的一张靓丽名片。

      

    当社交无处不在

    文/孟睿智

    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社交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不同于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在多数人心中,大学生社交更显得更加单纯、活泼又带有学习与培养作用。无论是初入部门的破冰活动、日常沟通感情的接触,还是线下的聚餐游戏、线上的交流玩笑,都是现如今大学生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着当代大学生社交情况的丰富性与多元化。与此同时,社交形式也面临着形式单一、刻板化的问题,有时无营养的网络交流充斥聊天面板,最终致使不欢而散的窘境。

    线下见面是社交最常见的形态。不论是社团活动、部门聚会或是朋友见面,三五成群坐在餐馆或是饮品店,谈论学生工作或社团事宜,之后便以桌游或聊天的形式加深感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桌游与八卦新闻的引力似乎超越了联络感情、交流工作经验的初衷。初闻似是意料之外,细思惊觉是情理之中。这种转变的过程潜移默化,有些大学生在日渐多元的大学社交选择中,逐渐陷入了一种自我迷失之中,只是顺应生活的大潮。又有一些人,他们往往过度功利化地追求所谓未来的人脉,成为拜物而世俗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忽略了学生工作的初衷,而只是单纯注重人情经营,有意地忽略了本该讨论的工作内容。然而,通过这种种嬉闹的聚会建立起的友谊与所谓“人脉”,又是那样的单薄而脆弱。

    这种问题同样存在于当代大学生的线上社交活动中。在微信、QQ成为我们日常的社交工具时,传统的线下社交方式更容易被忽视。各种交际群中,霸屏的有无关痛痒的嘘寒问暖,有娱乐圈的花边消息,有活动的通知,却唯独少了些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而这恰是线上社交的初衷。线上社交的便利性逐渐显现,而作为线下交流补足的功能却让人逐末忘本,连最能把大家紧紧连在一起的社团会议、小组研讨都开始被qq群、微信群所取代。统计显示,如今的大学生最怕在群里看到的一句话就是“收到请回复”。这五个字在无形中附加上了一份沉重的责任感,让人接受起来不那么顺畅。而需要我们担负责任的,无非是线下的例会或是联络感情的线下聚会。

    不可否认,人们无法离开的社交媒体,已经完全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低头族”这一称号所诟病的年轻一代中,高校学生的比例在逐渐增加。校园里遍布低头紧盯手机屏幕匆匆走过学生,穿梭于各个角落;课堂上,一双双躲在课本后的眼多半是在翻看好友的朋友圈或陌生人的微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养成起床刷微博,躺下发微信”的习惯,这便是社交媒体的魔力。我们要看到,过度依赖社交媒体的背后实际上是高校学生们需要警醒的危机。相较于面对面交流,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需要承担的责任与风险更小,人们也更愿意说出真心话。似乎只是因为隔着一个小小的屏幕,他们便得到了偌大的勇气,这正是青年人们需要面对的社交危机。走出电子屏幕,和活生生的人和事打交道,才能回归社交的本质——一种运用感官而非单纯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手段。线上社交终究只是一种补足的手段,切忌本末倒置。

    我们总说大学是象牙塔”,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浪漫”。早在近百年前,鲁迅先生就抨击过到处可见的头发油光可鉴、终日无所事事的清朝留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日益成熟的大学在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的同时,也不乏使得爱慕虚荣、不务正业的“赵子曰”之流游走于大学生队伍之中。究其根本,大学生来自社会,不可避免的会接受社会风气的塑造。他们的普遍状况,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一定的时代风尚。而在泛科技化的社会氛围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也为其所涵化,在线上和线下的双重社交中有时呈现出思想的扭曲和异化。而在当代大学校园里,教授、专家过分重视学术科研,而缺乏对于学生由内而外的人格塑造和人生引导,这也使得当代大学生陷入了社交网络的孤独狂欢、往往秉持着被过度物化的功利思维去解构本该单纯的大学社交。

    正是因此,为了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认识他人。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既不自负清高,也不自卑自贱,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正确认识自我才能自我调适、自我控制自我完善,从而正确地与他人相处,而非过度沉迷多元大学生活中的所谓人情往来,渐而在无穷无尽的社交中忘却了初衷、失去本心。

      

    人间百味,光影之间

    ——探寻德旺图书馆光影坊

    /吴珊 许文诚 田诗雨 曾侃

    位于德旺图书馆二楼C区的光影坊,是一间隐藏在图书馆内的小型放映室。为开拓学生的思维,丰富校园文化,为同学们提供人文艺术的引导性通识教育,让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之外可以接触到更多精神层面的熏陶,德旺图书馆为翔安校区的师生免费开放电影放映厅“光影坊”。

    专业的播放设备、经典的选播影片、舒适的观影环境是“光影坊”的突出特色。全厅共有56个座位,支持3D电影播放技术。在选片上,除对片源的清晰度有一定的要求外,光影坊在选片时也考虑了同学们的口味、院线正在上映的电影等方面的因素。较大的放映屏幕对片源清晰度要求较高,很多经典的老电影不适合放映;纪录片或部分注重艺术与文化的影片由于趣味性不高,上座率较低;部分优秀电影时长达四小时,如何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都是选片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时,光影坊在题材的选择方面,除了一些比较优秀的华语电影之外,大部分是国外电影,语言以英语为主,负责人表示,“选片有很多考量,放映国外电影希望可以满足校区师生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需求。”

    目前光影坊的主要宣传平台有:厦大德旺图书馆的电视、厦大图书馆的官微。为解决试运行期间读者需要长时间排队入场的问题、便于校区师生预约光影坊座位,图书馆设立了光影坊预约系统,该系统支持预约电影、在线选座、取消订座、团体预约、教学辅助等服务。厦大师生可以使用“我的图书馆”账号登录,选择喜欢的电影、时段和座位。目前每周三晚七点可以预约当周周五周六周日的电影。同时,光影坊还提供团体预约。申请人以社团、班级、学生会等组织为团体,提交光影坊预约申请表,即可开展党课团课教育等多方面学生活动性质的观影活动。在教学辅助上面,相对于多媒体教室,光影坊可以为老师组织同学们观影、方便外语教学等方面带来更多助益。

    不管是出于娱乐心态、忙里偷闲而来,还是出于学习心态为长见识而来,光影坊都是同学们日常学习生活中一抹不可多得的亮色,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正如2016级医学院梁成同学所言:光影坊体现了德旺图书馆的多元化、现代化的特色,以电影这种新的媒介传播对当代大学生有益的知识,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也能更好地完成图书馆丰富灵魂的使命。在观影之外,观赏完毕后注重分享和思考的“光影匠人”活动也深受同学们欢迎。大家看完电影之后,讨论分享着各自热乎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艺术反观自身和生活。的《光影匠人》活动也别具匠心,通过大家现场探讨,引导大家积极思考、主动思考。图书馆的纸质藏书是同学们获取知识与成长经验的传统教育方式,而光影坊的出现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正如图书馆毕老师所言:文学和影视是一脉相承的,只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已。相较于纸质藏书,大家对看电影兴趣可能更大,也更愿意以这种方式去接受新的知识和文化。同时,有些好电影,经过立体呈现,传达出来的意思可以比文学作品更加生动。虽然光影坊目前仍有一些不足,如座位设计不太合理、空间通风不畅等。但负责光影坊的毕老师表示这些问题都在进一步的解决中。值得庆幸的是,图书馆光影坊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改进与完善着自身,力图用最触动人心的光影瞬间,令同学们在短暂的观影享受中品味到人生百态。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成为一个会思考有温度的人。我认为如果光影坊能在大家青春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丝裨益,那么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毕老师感叹道。